•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这五年·我与中国”:留学生用专业知识为国发声

2017年08月15日 09:22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五年前,从北京唱响的“中国梦”引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共鸣。五年来,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实践,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一带一路”;从经济转型发展到反腐倡廉……中国的头条新闻总能引发海外华侨华人的思考与感怀,侨胞们与祖(籍)国、家乡呼吸相通、砥砺奋进。

  “这五年•我与中国”征文活动发起后,海内外侨界踊跃来稿,表达心声。一篇篇优秀征文也将陆续与大家见面,共同讲述“我与中国的这五年”。

——编者按

反对南海仲裁 留学生用专业知识为祖国发声

彭芩萱

  五年前,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领着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奖学金,踏上了到荷兰乌特勒支大学攻读国际法博士的旅程。也正是这一年,菲律宾阿基诺政府开始频频就南海问题向中国发难,并随后单方面将南海争端提交至国际海洋法法庭,掀开中菲南海仲裁案的序幕。

  这些年,我一边着手撰写着我的博士论文,也一边关注着南海仲裁案的动向。在案情进入争端解决机制程序下的每一个关键时间节点,我的心都随之起伏不定。我总想,作为一名国际法专业的学者,我应该为祖国做些什么呢?作为全荷公派学生学者联合会的主席,我能否为祖国略尽绵薄呢?

  随着仲裁案的步步发展,眼看仲裁庭宣布实体裁决将于2016年夏天发布的前几个月里,我与几位在荷学习国际法的学生学者常相聚共同探讨如何能够尽自己专业之所能,为祖国发声。我们考虑过撰写学术文章,发表周期太长、不易通过、而且阅读量没有保障。我们也想过在荷发表报纸文章,可是荷兰具有影响力的报纸的一个小豆腐块的版面动辄几千欧元,囊中羞涩。最后,我们决定,以专业的语言、活泼的形式来发布一篇英文的留荷国际法学生学者联署反对南海仲裁案的公开信,在西方世界广泛传播,以反制当时不利于中国的舆论环境。

  公开信历经数月,十易其稿。参与起草、撰写、修正、校对的留荷国际法专业学生学者达三十余人。我们从冬到夏,经常择地而聚,商讨公开信的内容和宣传方式。由于大家都是科班出身,常常对于一些细节的表达都会争得面红耳赤,也会对于找出案例支撑、法条渊源的同伴们回报以深深敬意。我们每个人都根据其所长,来为这个团队做出贡献。每每讨论完毕后,也会在身边人对案件有评论时,不遗余力地解释个中原委。于是,加入公开信项目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理解国家在本案中立场的人也越来越多。

  公开信旁征博引,专业客观,并详细论证了南海仲裁案程序性越权,实体性违法,且不具有执行力。首先,仲裁庭不理会《公约》对强制仲裁的规定,忽视既有的海洋法案例,属于程序性越权管辖。由于领土主权的问题并不属于《公约》所调整的范围,而且我国在加入《公约》时已经明确就相关争议的解决提出了排除性声明。其次,对于菲方绕过实质争议,对其诉求进行技术性包装,却无法掩饰其诉求背后的领土主张,因为岛礁、低潮高低等海洋形态的法律地位及其海洋权利跟主权问题是无法切割的。最后,由于仲裁庭管辖的程序性越权和实体性越权,导致了裁决本身并没有法律约束力。而即便裁决出台,不论其结果如何,都不会改变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的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会动摇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意志。也不会影响中国通过直接谈判解决有关争议,以及与本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政策和立场。

(此为公开信)
此为公开信

  为了确保这封公开信最终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我们邀请了许多媒体朋友参与到公开信的前后期宣传当中来。当他们得知我们留荷学子在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时,纷纷表示支持,并先后在公开信活动中为我们进行了纸媒、网媒、电视媒体的采访和报道。洛杉矶邮报英文版也全文转载了我们的英文公开信。

  在公开信正式发布的前夕,我们利用自媒体手段,设立了“法眼看南海”的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微信群组、领英群组、脸书主页等,为后期宣传做准备。同时,我们还获得了荷兰Hoi Dutch、国内四月网的支持,为我们制作了公开信的签名和点赞网页,让我们公开信在发布后获得了数百万点赞。许多拥有微信公众平台的机构也都纷纷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首发公开信后全文转载。

  在公开信发布时,我们喊出了“全球联动、呼唤正义”的口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联系了世界各地六十多个学联主席,为公开信在当地的宣传贡献力量。公开信被志愿者翻译成中文、荷兰文、俄语、法语等多国语言,在全球传播。此外,还有一些爱国民间组织,如旅荷华侨总会、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荷兰和平统一促进会、纽约和平统一促进会、欧洲华侨华人青年联合总会等等都自发加入到公开信的签名支持和宣传当中来。此外,我们还搜集了全球顶尖法学院的教职员工的邮箱地址,向他们发出了数以千计的公开信原稿和海报,并获得了来自剑桥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等学府在内的许多教授的一致好评。

(图为旅荷国际法学学者海牙和平宫前展示海报,宣传他们针对南海仲裁案撰写的公开信,寻求国际法正义,左二穿红衣者是作者彭芩萱。作者供图)
图为旅荷国际法学学者海牙和平宫前展示海报,宣传他们针对南海仲裁案撰写的公开信,寻求国际法正义,左二穿红衣者是作者彭芩萱。(作者供图)

  如今,南海仲裁案的这出政治闹剧已经告一段落,而我也已在乌特勒支大学完成了我的博士学位。通过切实地参与到这段历史中,作为一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专业的青年学者,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习国际法,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就像国际法之父格劳修斯为他的祖国荷兰所做的那样。

  在本次南海仲裁案的关键时刻,数十名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的留荷国际法学生学者们利用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一起发出了“理性不失激情,专业不失朝气”的中国好声音。我很荣幸作为这样一股优秀的力量的一员,参与到这段历史的书写中,并收获了许多有益的知识和珍贵的友谊。

  在中国日益崛起和未来政治经济环境的变换中,我们仍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彭芩萱系乌特勒支大学国际法博士、武汉大学高端智库成员、留荷国际法学生学者联署反对南海仲裁案公开信发起人,时任全荷公派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

【责任编辑:张金杰】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