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地下艺术”不断聚集 正改变中国城颜色

中国侨网8月22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时过境迁,往日号称中国城“琉璃厂”的洛杉矶中国城重庆路如今早已变成了“洋人”一条街。然而,近来随着“地下艺术”在中国城腹地生根,这一“非主流”艺术便开始不断“外化”,在今天的重庆路及附近墙壁上随处可见“地下艺术家”创作的巨幅壁画。
约从10年前开始,中国城重庆路上的华人商家便逐渐被“洋人”的艺术馆、展馆或艺术工作室所取代。今天的中国城除一些标新立异的视觉艺术展馆外,更有朋克乐队进入,并在重庆路形成了集视、听多元艺术媒体并存的“西洋”艺术聚集地。为重庆路一家现代画廊(Coagula Curatorial)工作的黛瑞克(Lisa Derrick)表示,“地下艺术”(Underground Art)是聚集在重庆路各派艺术家的特色之一。所谓“地下艺术”,黛瑞克解释说,即是那些“非主流的”、“另类的”艺术。

据重庆路上的居民介绍,早几年,从外观看,重庆路仍不失为中国城腹地,街道上不少店面仍保留了当年华人商家留下的牌号及装饰物,虽然在今天的重庆路上,以前华人的那些房地产已有60%至70%转卖给了“洋人”。可现在再去重庆路即会看到不一样的情景:不少“洋人”的巨幅壁画出现在重庆路上,这些画作不仅风格、内容“另类”,也与中国城的建筑风格、人文环境相去甚远。
自1971年便在重庆路开办古玩店的张姓业主表示,这些壁画有些还好,只是让人看不懂而已,可有些却实在让人看后难说是什么感觉,因为“很怪异”。“不是所有壁画都如此,有些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只是与中国城的建筑风格不符。”

自称是中国城居民的葛里森(Mat Gletson)已在重庆街开画廊5年。他说,在中国城租借房屋办艺术馆倒不是单纯要考虑租金高低的因素,而是因为重庆街的这些华裔商家大多是开古玩店的。目前在重庆路举办O·J·辛普森博物馆的葛里森说,以前在中国城开店的华人几乎走光了,他们的后代也不喜欢在中国城,为此中国城的华人愈来愈少。
“可华人原先开业的店铺因最早是用来陈列及买卖古董的,现在这些店铺很适合开办画廊用。”葛里森说。工作人员黛瑞克表示,中国城很有历史感,她很喜欢这里的环境。(邱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