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华人拥有独特天赋技能 外国人看了都要惊叹

2017年10月03日 10:50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10月3日电 题:华人的天赋技能,就是这么666!

  中秋国庆假期期间,结束了六天工作的小侨精(you)力(jin)充(deng)沛(ku)地思考了一下华人在世界范围的天赋技能。

  嗯,思考结果如下。

  1 做饭

  中国多元的地理环境蕴育了丰富的潜在原材料,也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

  在知乎上曾有人问中国人的“种族天赋”是啥,而排名第一的答案就是,种菜。

  历史上有记载,中国人曾经把菜从西域种到尼罗河,从亚洲种到七大洲。

  没错,南极洲也有。

  “在长城站,科研人员尝试室内无土栽培蔬菜,建起了蔬菜栽培间,首先实验性地种了香菜、生菜和小葱。”

  有时候,小侨看到一片空地,也会有种“这可以种个啥”的谜之脑回路。

  还记得那年的偷菜游戏,也是火遍大江南北,走进广大阿姨叔叔们的电脑里。

  从没玩过任何游戏的长辈们,调好闹钟,一到点就上网偷菜。那个火热劲儿啊,别提了就。

  而几年前大火的,为纪录片打了翻身仗的《舌尖上的中国》,也是聚焦中国的饮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摒弃了以往美食纪录片把重心放在美食如何制作的套路,重点烘托人与食物的关系。

  中国人一方面珍惜自然的馈赠,

  一方面用食物传递温情、乡愁和慰藉。

  而做饭这个技能本身,从遍布全世界的中餐馆就可见一斑。华侨华人凭着一身本领在各国美食界站稳脚跟,也为中餐收割了一大波粉丝。

  歪果仁纷纷打call。


  儒家文化含蓄,我们往往不直接说爱,但是关怀和用心都藏在了看似责怪的骂声中,藏在了一汤一饭的热度里。

  像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不善言辞的朱大厨,说不出对女儿们关心的话,但是每逢家庭聚会,总是早早地开始杀鸡宰鱼,准备一大桌子的菜,盼着女儿们回来。

  久而久之,这就成了我们天赋的一部分。

  夏目漱石说,日本人不说“我爱你”,只说“今晚夜色真美”对方就能明白。

  那对中国人来说,这句能够代表“我爱你”的话或许是:“你饿不饿,我煮碗面给你吃”。

  2 数学好

  算数这件事,出过国的华人们都有体会。

  每次买东西找零,不要奢望“买6块钱东西给11块”这种操作,收银员能够get到“找我5块整钱”的点。

  长久以来,中华民族重教育的思想和人才基数大的激烈应试竞争,培养了华人勤奋刻苦的品质。

  实际上,在西方人眼里,华人早就是自带学霸基因的存在。多个研究显示,中国的人均智商排在世界前列。

  英国更表示,这届英国学生数学不行,要从中国引进教材。

  由于英国学生在国际竞赛中常年落后于中国学生,BBC还邀请中国老师到英国中学授课。


  最终,拥有中国老师的班级在数学、科学、中文考试中均领先英国班级。这证明,重纪律的中国教育是有其竞争力的。

  但成绩好也有烦恼。由于美国常青藤联盟学校所谓的“要控制各个族裔学生比例的平衡”,申请名校的亚裔要比其他族裔面临激烈得多的竞争。

  往往,其他族裔的申请人能够以比亚裔更低的成绩获得录取。2014年,哈佛就因为这个政策而被指控歧视亚裔学生。

  华裔学生因此要面临比其他族裔更高的入学门槛。小侨只能说,学习好怪我咯?

  3 显年轻

  小侨在国外的时候,常常被外国人认错了年龄。想去超市买酒,要被查ID、看看是否成年;还曾被人问过,是不是15岁、在读中学。

  当时也是暗爽了一番。

  后来渐渐发现了这个隐藏技能:因为显年轻,外国人通常看不出亚洲人的年龄。由于华人长相没有西方人立体,加之饮食习惯相对清淡,表情纹生成得慢,皱纹法令纹都比同龄的西方人少一些。

  就连在Google上输入Asian look(亚洲人看起来),自动联想的结果中,四个里有三个都是“亚洲人看起来比他们的年龄要年轻”。

  还有人举了刘晓庆的例子感叹,这竟然是60岁的人了,amazing。

  4 功夫

  功夫真是避也避不开的话题(手动捂脸)。

  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能飞檐走壁。但谁让中国功夫给世界留下的印象太过惊艳?

  就连姚明刚到美国,都被问是不是会功夫。

  西班牙的“功夫粉”,把气功练到了辫子上,可以用辫子拉车。

  《卧虎藏龙》里,章子怡和周润发在竹林里打斗那段,成为电影史的经典。翩跹起舞,让全世界见识到,原来功夫可以这么美。

  虽然不是人人都会中国功夫,但是中国功夫和它内延的侠义精神,无疑值得我们自豪。

  其实,在国外待得越久,越能够看清楚自己身上作为华人的底色,能够在文化差异中体会到我们自身文化的优秀。

  (来源:中国侨网官方微信,作者:刘若凡,ID:qiaowangzhongguo)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