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钰破获8000余案件 背后这个女人亦是功不可没
中国侨网11月8日电 题:破获8000多宗案件,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没有这个女人,根本不可能!
11月4日,全球首个以“华人神探”李昌钰命名的法庭科学类博物馆——李昌钰法庭科学博物馆在上海揭牌开馆。籍此,许多刑侦粉得以近距离感受刑侦大师的风采!
提起李昌钰,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辛普森杀妻案、碎木机灭尸案等诸多疑难案件,都靠他敏锐的察觉和精密的推理,一一破解。
他丰富的刑侦经验和广博的学识,为无数人赞叹,也为正在刑侦路上苦苦求索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借鉴。
作为了解李昌钰传奇职业生涯的一扇绝佳窗口,李昌钰法庭科学博物馆的藏品,可谓琳琅满目。足足163箱物品,涉及破案工具、法医物证、诸多经典案例等。

他破案的传奇经历,让众多犯罪分子“闻风丧胆”。
人们常常称李昌钰为中国的“福尔摩斯”,不过伴随这位“福尔摩斯”左右,给予他支持的,不是华生,而是他的妻子宋妙娟。
“女性最伟大”,这是说起自己的母亲和妻子时,李昌钰最常用的一句话。对于母亲,他满怀敬畏;而和妻子,他们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伉俪情深”。

“如果没有妙娟,我的生活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李昌钰对妻子如是评价。
毫无保留的支持、无微不至的照顾、默默无闻的奉献,正是妻子的贤淑,为他心无旁骛地工作提供了最坚实的后盾。
李昌钰的妻子宋妙娟,出生于马来西亚的一个华裔家庭,后来被父母送到台湾留学。
1961年,李昌钰还在台北警察局外侨组工作。根据当时规定,侨生每隔半年要去警察局续办护照。但宋妙娟因当时疏忽,三年没有办理延期了,本该被当地警局“法办”。不曾想,“小警察”李昌钰在处理这一案件时,对宋妙娟一见钟情,不仅代她交了罚金,还要到了电话号码。
其实,对于两人的交往,双方父母都曾经反对。
李昌钰的母亲想让儿子念完博士再结婚,而宋妙娟的父母,因为对警察职业的偏见,担心李昌钰不学无术。
但两人心意的坚持以及自身的行动,最终让双方父母认可了这门亲事。

自结婚之后,宋妙娟就如传统的中国女人一样,一直站在李昌钰的背后,默默支持丈夫。
1964年,当李昌钰决定放弃稳定工作,赴美国读博时,她毅然追随。
赴美初期,夫妻俩的生活并不宽裕,可以称得上是清苦。李昌钰靠在餐厅端盘子来支付学费、生活费用。妻子也和他一样起早贪黑,还兼职替别人带小孩。
但就是这样的日子,宋妙娟没有一句怨言。
她节省着每一分钱,用她的聪慧把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在拿到博士学位的那天,懂事的妙娟让李昌钰赶紧向母亲报喜,因为妻子心里一直记挂着丈夫婚前对母亲的承诺。
在最艰辛的日子里,他们彼此理解,彼此珍惜。李昌钰也用优异的表现,向妻子报以深深的感激。
1975年李昌钰获纽海文大学助理教授职位,短短3年又破纪录晋升为终身教授并出任刑事科学系主任,次年出任州刑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鉴识专家……1987年,他出任美国康涅狄格州警政厅长,成为美国警界史上官阶最高的亚裔人士。
李昌钰变得越来越忙。
他自己曾说,平均每天要开20到30个会议,有几百通电话,每分每秒都得用上,演讲邀请也被排到几年以后。
在如此忙碌的日子里,也正是妻子,将他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
每天起床后,他会一边听录音电话,一边喝妻子泡的茶,接着坐在桌子前吃早餐;李昌钰有一个习惯:破案前一定要喝一杯妻子精心泡制的茶;家里从不请佣人,都是妻子一人忙里忙外;不管到什么地方演讲,不管去到多远,妻子都一直陪伴着他。
在警界生涯中,李昌钰共参与调查、破获案件8000多宗,因而他被一些犯罪分子视为眼中钉。
当他问及妻子是否担心过自己的安全,妻子的回答让人感慨万千:“我从来没有担心过,人生死由命。我们到这个世界走了一趟,能为人类做点事情,留下些痕迹,我已经很满足。”
宋妙娟还经常勇敢地和他一起去现场办案,或拍照,或询问,或和他讨论案情,很多时候,她的见解成了李昌钰开拓思维的切入口。
除了把李昌钰照顾得无微不至,宋妙娟还为他培养了一双优秀的双儿女。儿子是牙医,女儿是银行家。每当家人团聚,自是满满温情。

携手走过50多年后,宋妙娟于2017年病逝。李昌钰博士经常在演讲中提到宋妙娟对他的重要,“如果没有她,也就没有今天的李昌钰”。
半生缘,一世情!
如果宋妙娟天堂有知,以自己丈夫名字命名的法庭科学类博物馆开馆,一定会欣慰地笑了吧。
(来源:中国侨网官方微信,作者:马秀秀,ID:qiaowangzhongg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