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园”融入巴黎国际大学城 “中国之家”将诞生

中国侨网12月7日电 据欧洲时报报道,12月6日上午,巴黎国际大学城中国楼“中国之家”命名仪式,在巴黎大学城荷兰楼举行。随着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与巴黎国际大学城全国基金会主席让-马克·索维启动电子屏幕显示篆书“和园”,备受中法瞩目的巴黎国际大学城中国楼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称。据悉,“和园”预计将于明年夏季动工。

中国驻法大使翟隽、巴黎学区长吉尔·佩古、法国外交部总司长洛朗·比利、北京首创集团董事长李爱庆、中国驻法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杨进等中法嘉宾和留学生代表、首创集团代表、中法设计师出席了命名仪式。

翟隽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学生赴法留学已有近百年历史。新中国的缔造者周恩来、邓小平、陈毅,国学大师巴金、陈寅洛、钱钟书,科学家、艺术家钱三强、徐悲鸿、冼星海等都有在法国留学的经历。近年来,中国学生留法迎来又一新高潮,学生数量连年快速增长,2020年前有望达到5万人,成为法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
翟隽表示,中国政府十分关心留法学生的学习生活,期待他们中间涌现出新的各行业领军人物,希望为他们尽可能创造更好的留学条件。正是本着这一初衷,在2016年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期间,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女士和法国时任外交部长埃罗先生的见证下,中法双方签署了实施该项目的框架协议。这对留法中国学生是个好消息,也为中法人文合作赋予了新内涵,体现了中法关系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
翟隽表示,“和园”项目落成后,我们将努力把它打造成展示中华文化的精致窗口,也会向一些外国留学生敞开居住的大门。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将致力于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外青年、中外文化在“和园”通过近距离接触实现交流互鉴正是践行这个重要理念的一项具体行动。他热切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和园早日落成,留法中国学生早日拥有自己的家。
索维主席指出,“和园”的涵义充分契合巴黎国际大学城的价值观与理念,相信其将会促进法中两国大学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提高巴黎国际大学城的开放性,并切实体现法中的深厚友谊。

据“和园”项目中方建筑师张永和介绍,该建筑的设计理念既考虑到巴黎国际大学城近百年的历史传承,也融合了中国和法国的建筑元素,力图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是中法建筑设计师共同合作的结晶。“和”字包涵了中国文化中和睦、尊重、和平、和谐的基本概念,“和园”将是融合之家、开放之家和恒久之家,相信将为未来住在其中的留学生提供美好的生活经历。
据悉,目前巴黎国际大学城每年约有600名中国留学生,占总人数的5%,是第二大外籍留学生群体。“和园”预计将于明年夏季动工,最晚于2020年完工,届时“和园”将为留学生提供300多个住宿房间。(黄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