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老人讲述南京大屠杀经历:逃跑时被日本军车压伤

2017年12月16日 17:03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89岁相金贤老人首次讲述南京大屠杀惨痛经历

  逃跑时被日本军车压伤右脚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受害者。就在这几天,89岁的南京老人相金贤从电视上观看国家公祭新闻时得知,登记在册的健在幸存者已不到100位,很多人不能完整讲述亲身遭遇时,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挣扎,在12月14日下午通过儿女们联系上扬子晚报,决定向公众讲述80年前那段惨痛经历。

老人心声

  我有责任把这段经历说出来

  今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80周年。相金贤老人的女儿唐女士告诉记者,相金贤老人经常说,作为那个时期有着相同命运的南京人,一起度过了那段苦难的日子,并且见证了这段悲痛的历史,在80年后历史证人越来越少的今天,她从内心觉得自己有责任在有生之年把这段历史说出来,让后人知道。

  口述 场景

  儿童被炸伤屁股

  爬着去找被炸死的妈妈

  家住南京市建邺区某小区的相金贤老奶奶,在女儿陪伴下接受了扬子晚报记者的采访。老人头发花白,行走时腿脚不怎么灵便,但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一见到记者,老人就迫不及待打开了话匣子,坐在沙发上一点一滴地回忆起1937年的那段记忆。

  “直到日本人进城,我们一家也没有离开南京,离开我们土生土长的华侨路12号。”相金贤老人说,“父母开了一间小面馆养活我和三个哥哥。”后面是一座二层小楼,住着大户人家。附近有所美国小学,屋顶上铺画了一面很大的美国国旗。那个时候日本人还没打进城来,但警报一响半夜都要爬起来钻防空洞,家里还准备了防毒气的东西。幸运的是,日军空袭的炸弹没落在他们家,但现在的管家桥、沈举人巷、新街口那一带都被炸过。

  当年只有8岁多的相金贤并不知道战争的残酷,但目睹过一个残酷的场面,至今想来心有余悸。

  当时沈举人巷前面有个菜场,平时买菜的人很多。“那天上午鬼子来空袭扔炸弹,我们吓得躲到地洞里向外张望,看到一名跟妈妈上街买菜的儿童,小屁股被炸得血肉模糊,还爬着去找妈妈,可是妈妈已经被炸死了,躺在不远处一动不动,只剩下那个小孩子的哭喊。”相金贤老人叹了口气说,那场轰炸死了不少人啊!

  口述 场景

  见日军杀人吓得逃跑

  被日本军车压伤右脚

  “12月12日晚上,南京城枪炮声不断,半边天都是红的。”对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来说,相金贤当时并不清楚日军的侵略意味着什么。

  相金贤老人回忆,12月13日日本人攻了进来,一路不断残杀中国军民。

  “应该是14日下午,我们看到一名中国军人倒在韩家巷一家店门口,抱枪坐着靠在墙上,并没有死。几名鬼子发现了,冲过去直接用刺刀捅死了。我们一群人看见了,吓得掉头就跑,当要穿过现在的中山路时,一辆横冲直撞的日军卡车冲来,把我撞倒还从右脚上压了过去,穿的棉鞋都给压扁了。”

  日军卡车根本没停下。相金贤晕倒在血泊中,有人说这孩子完了。没想到,相金贤醒了过来,爬起来艰难地往家走,走一步流一步血。“没走几步,这时有人把我爸爸喊出来,他把我抱进了家。”相金贤老人说,“幸亏离南京大学安全区近,爸爸带我去找医生。我的右脚后跟和里面肌肉都烂了,脚骨没受严重损伤,给医生包扎好了。”

  即便后来渐渐长出新肉,但相金贤老人右脚永远留下了一个跟鸡蛋差不多大的“太阳疤”,儿女们后来还戏称她脚上长了一枚向日葵。当老人脱下袜子后,扬子晚报记者依然能看出这块历史的伤疤所留下的印记。

  口述 场景

  街坊邻居惨遭日军毒手

  躲进安全区也不安全

  日军占领南京后的第一个晚上,相金贤印象里是相对平静的,但到了14日夜间就成了人间地狱。“我家住的是沿街门面房,后面有两层楼。14日夜里,日本军人冲进来烧杀,躲在楼里的很多人哭啊喊啊,日军拿着火把从楼上往下摔,差点把我家烧了。我家有个猪圈,大哥和嫂子躲进去。”

  12月15日,相金贤父母带着一家人逃到了南京大学的难民区。难民区里已挤满了人,他们好不容易挤到二楼落脚。“去难民区第二天,鬼子就来骚扰,让年轻男的不超过40岁的都出来,父亲当时50多岁,没下去。有个男青年抱着不到1岁的孩子去了,我大哥当时也去了。鬼子检查青年男子手上有没有老茧,头上有没有帽箍,如果有就怀疑是当兵的。我大哥因为皮肤白被放过了,那个抱小孩的也被放过了。”

  “有个搞机器的街坊叔叔,手上老茧多,被鬼子带走了。过了一个多星期,我们回家时,有个蓬头垢面的男人走过来,身上又是血又是泥巴,正是那个叔叔。”相金贤记得,这个叔叔说他以为日本人拉走他们是去劳动的,谁知开到下关后,车门一拉开机枪就响了,人一拨拨栽向车下,他当时刚好倒在前后尸体的隔层中,没被机枪打中。到夜里,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捡回一条命。

  实习生 徐梦云 扬子晚报记者 陈勇 于英杰 文/摄

【责任编辑:韩辉】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