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潮州话祭祖 马六甲潮州会馆30年后再现祭祀古礼

中国侨网12月25日电 据马来西亚《中国报》报道,时隔30年,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潮州会馆日前再现潮式的古礼祭祖,全程以潮式大锣鼓伴奏,让潮籍子弟大开眼界。
马六甲潮州会馆在马来西亚悠久,至今已成立195年;80年代因会馆的大锣鼓队解散,加上人手不足等因素,使该会馆初期就延用至80年代初的古礼祭祖开始简化。
今年,在会馆理事会的大力支持下,加上获得麻坡同乡的协助,使今年冬祭得以再现当年的祭祖方式,这也是该会馆近年致力传承传统文化的努力成果之一。

以潮州话念出仪式流程
全长约1小时的古礼祭祖,首先由麻坡的潮韵音乐社的大锣鼓开场,并进行“召来”历代祖先的仪式,较后则由会馆主席薛任评、顾问沈镜河及副主席陈雅池担任主祭开始仪式。
一名担任礼生的司仪,全程以潮州话来念出仪式流程。摆放于祖先龛前的祭品一应俱全,包括一对刚于清晨宰杀的猪、羊,两头牲礼架放在一对木器上,使仪式现场显得庄严和隆重。
摆放在桌案上的用具包括一对烛台、爵杯、灯座皆是锡制,而且流传至今已达百年历史,成为现场的焦点之一。
薛任评表示,80年代以前,潮州会馆每年的春祭及冬祭皆以上述格式来祭祖,当时参与祭典的人士都必须穿上长衫马褂。“为了方便同乡参与,潮州会馆的冬祭皆定在每年农历十一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今年则冬祭则落在今日(12月24日)。”
“古礼祭祖仪式全程以潮语来进行,礼生所念的古文都是依据当年先贤所留下。”
薛任评说,由于这次的古礼祭祖非常成功,会馆理事会不排除日后还会沿用该仪式来祭祖,作为传承潮籍文化的方式之一。
三大礼仪式最重要 祭品用词不一般
潮式的古礼祭祖皆使用文雅字眼来形容祭品,例如“爵”代表酒、“刚鬣”是猪、“柔毛”是羊、“翰音”是鸡等。
薛任评说,用于祭祖的生猪和生羊都是仪式前才宰杀,并附上内脏和鲜血,用于证明它们是生的。
“祭祖仪式结束后,生猪和生羊都会经过烹煮,再分发给同乡食用。”
他说,祭祖中最重要的仪式是三大礼,即初礼(献酒、鸡)、亚礼(献酒、鸭)及三礼(献酒、鱼),而献上祭品后,祭文必须在没有宣读的情况下直接焚烧,再捡些灰烬和放到香炉内。
“仪式最终以主祭敬酒,喝下杯中的酒,再以三跪九叩的大礼(现已改为鞠躬)作为完结,整个仪式也宣告结束。”
薛任评说,冬祭的仪式主要是提倡饮水思源的精神,会馆早在30年代时还没有义山,因此当时先贤的牌位都是安奉在会馆内。(陈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