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留学坚持不下去了咋办? 不要为了融入而融入

2018年01月08日 09:2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原标题:留学坚持不下去了,咋办?

  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初出国门的海外学子中,有的能快速适应,有的则需要时间来磨合。如何能让磨合的过程尽可能地缩短,听听过来人怎么说。

  用兴趣转移注意力

  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再到步入大学,人们在面临阶段性改变时,都需要一个重新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对初到国外的海外学子来说,除了因阶段性改变而带来的不适应之外,还会面临不一样的困难:语言不过关、上课跟不上;交友麻烦多、孤单感更甚;亲友相距远、爱情没保障……种种压力接连袭来,让有些学子招架不住。

  据临床心理学博士王怡蕊介绍,在留学过程中产生不适应的学子比例较高,但会发展至心理障碍问题的一般都是不爱表达情绪、喜欢把事情闷在心里的学生。本着“不想给人添麻烦”的心理,在自我疏解的道路上走进了死胡同,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产生负面情绪时,不妨和父母、朋友及时沟通,或许你一直纠结的事情能够迎刃而解。”

  除此之外,王怡蕊还建议,可以用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比如画画、听音乐、做瑜伽等。在负面情绪袭来时,选择“暂时性撤退”,避免与问题的正面对抗。

  不要为融入而融入

  除了不适应环境之外,不少海外学子会有这样的困惑:“人生地不熟的我,到底应该怎么交朋友?”

  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就读的刘畅就有这样的烦恼:“我所在的地方中国人比较少,即使有大多也是广东人。他们早就形成了一个自己的社交圈,我感觉很难融入进去。另外,因为中外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和外国人交朋友感觉不在同一个频率上。与中国十几个小时的时差也让我很难和国内的朋友及时交流,这让我觉得很孤单。”

  在笔者采访中,几名留学生的经验是:“逼迫自己融入”并不可取。比如外国同学爱吃带血的牛排,而你内心是抗拒这类食物的,却为了看上去兴趣相投也跟着直呼“好吃”,这反而会给自己造成压力。

  就读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于素媛表示,她并不会为了交友而去改变自己的习惯,对于自己不能接受的人和事会明确拒绝。“澳大利亚很多元化,我觉得并不是必须要融入当地人的社交圈。我的同学里有很多亚裔,差异不大的生活习惯让我们能更轻松地接受彼此,成为朋友。”于素媛如是说。

  除此之外,于素媛还参与了很多志愿者活动,她觉得这也是排解压力的好办法:“相对来说,志愿者的价值观相近,更易成为朋友。”于素媛在志愿者活动中如愿交到了很多朋友,这也让她的生活更加丰富,也自信了许多。

  及时进行心理咨询

  适应新环境的情况大多类似,不适应的情况却千差万别。

  知乎上曾有留学生说,他的朋友因为学习和生活的压力,“精神恍惚,行为做事已经不是正常人的表现”,甚至有自残和自杀的倾向。在一次赶火车时,他的朋友不慎从台阶上滚落,被送到医院后,医生发现他情绪起伏很大,便把他转移到了心理专科医院治疗。

  相关专家指出,有负面情绪的人都应当及时向有能力、有资质的人发出信号,表示“我需要适当的疏导”,心理求助并不难堪。面对矛盾并解决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矛盾,直到它发展到自己都无法控制的时刻,一触即发。

  国外大学大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对于留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很有经验。但也有学子不愿意在校内求医,害怕被同学知道、议论。对此,王怡蕊建议可以预约校外的心理咨询师,有中国或亚洲背景的咨询师相对更为合适,因为交流顺畅会使学子更轻松畅快地表达情绪。“如果不想面对面交谈,还可以选择线上模式,比如一些提供心理调节培训方法的网站以及提供心理疏导的公众号。及时求医并不可怕,也不代表学生是异类,保持自身健康的情绪状态才是最重要的。”王怡蕊说。

【责任编辑:周兆军】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