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倩雯提案:租户被迫搬迁 业主须承担费用

中国侨网2月2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纽约曼哈顿华埠包厘街(Bowery)85号的95名住户两周前收到法院的查封令,被迫连夜搬离,暂时居住在布鲁克林由红十字会安排的旅馆内,居民抱怨得搭近一个小时的地铁才能到华埠,生活不便。1月31日(文中均为当地时间)纽约市议员陈倩雯在市政厅前广场召开记者会,表示在当天的会议中重提四年前提案,以法律强制业主承担租客搬家及临时居住的支出,以保障住客权益。
据了解,该提案为陈倩雯2014年提出,要求楼宇因安全、卫生因素遭签发查封令(vacate order)时,市房屋保护和开发局(HPD) 应强制楼宇业主于该局开立账户并存入押金,当作租客搬家及临时居住的支出,存入金额至少要维持在撤离命令签发前五年该楼宇房租收入的10%,但这一提案当时并未获通过。

陈倩雯介绍,目前若住户因楼宇安全和卫生问题而遭撤离,搬家和临时居所的费用均由市府预算支付,同时市府只能提供短期的旅馆住宿,若楼宇长期无法修缮完成,住户只能再搬到庇护所等地方。她强调,“通常这些费用都要不回来,所以我们不能等住户被搬迁后才向业主要钱,我们应该要先把经费准备好,万一住户临时需要,才能够马上提供需求。”陈倩雯强调,重新提案内容将针对拥有不良纪录的业主,并不会为守法的业主造成负担。

另外,陈倩雯表示,包厘街85号住户撤离后被安置在布鲁克林旅馆内,居民抱怨环境差、地点远,其中有不少孩子的学校位于华埠,每天必须搭近一个小时的地铁去上学,长者看病还得专程跑一趟,相当不方便。“有一名耆老跟我说因为她不会搭地铁,四岁小孙女的学校又在华埠,只能每天叫电召车带着孙女从布鲁克林来上学。”因此提案内容还包括业主提供的旅馆位置应在原小区,方便住户上学。
亚洲人平等会资深项目经理李敏莹表示,该会将会与陈倩雯站在同一阵线,保护住客权益。她指出,多数住客在碰到类似遭遇时,最大的困难并非法律保护不足,而是资本不够。李敏莹说,多数住客经济能力有限,无法找到更好的环境居住,更无法搬家,因此法律应该提供保护,让业主负责搬迁及临时住所支出。该提案也获得市议会房屋委员会主席康内基(Robert Cornegy)、市议员罗森塔尔(Helen Rosenthal)和利华娜(Carlina Rivera)等人的支持。(颜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