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章莹颖案被告要求主审联邦法官回避 寻求审判延期

2018年02月12日 10:14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视频:章莹颖案最新进展 检方同意延期审判  来源:央视国际高清

  中国侨网2月12日电 综合美国媒体报道,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美国遭绑架致死案日前出现了新进展。根据7日公布的法庭文件,检方与嫌犯克里斯滕森(Brendt Christensen)的律师分别提出延期审判的要求,而被告竟要求庭审推迟至2019年,还打算要求此案的主审联邦法官科林·S·布鲁斯(Colin Stirling Bruce)自行回避对案件的审理。

  新的公开记录显示涉嫌绑架章莹颖的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前物理系博士生克里斯滕森的律师说, 他们希望对他寻求死刑的法官在案件中回避, 但是他们没有说明原因。

  7日(星期三)在伊利诺斯州中部联邦法院提交的文件中,克里斯滕森的律师们还辩称, 此案太过复杂,他们需要到2019年6月才能准备审讯,但是检察官希望在10月尽早进行审判。

  死刑在联邦案件中是可用的,但伊利诺伊州在2011年废除了死刑后就很少这样做。

  检方与被告方在7日前分别提交了延期日程表。虽然双方就延期审判达成了一致,但对延期时间却产生了不小的分歧。检方希望将庭审推迟到2018年10月,而克里斯滕森的律师则希望在2019年6月再开始庭审。双方将在2月12日与法官布鲁斯会面,讨论接下来的日程。

  检方在7日表示:“美国政府希望将庭审日期定在10月16日,也就是从寻求死刑判决通知书算起的9个月时间,这顾及到受害者家庭及公众对正义的期待,同时也让被告有足够时间为庭审准备。”

  不过克里斯滕森的律师则认为,9个月的准备时间并不足够,他们希望能将庭审延期16个月。克里斯滕森的律师表示,他们在庭审前要用足够的时间调查克里斯滕森的社交历史,包括完整全面的关于被告的所有记录,和克里斯滕森接触过的人的采访以及对克里斯滕森数代家庭成员的调查,以了解嫌犯的精神状态。

资料图:涉嫌绑架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美国嫌犯克里斯滕森。
资料图:涉嫌绑架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美国嫌犯克里斯滕森。

  此外,克里斯滕森的律师还打算要求此案的主审联邦法官自行回避对案件的审理,但在其提交的2页文件中并没有说明为何要让法官回避。据悉,被告律师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

  辩方必须看过大量的证据,这包括数以千计的书面文件,14页窃听的电话,一份DNA报告和从他的监狱的数百小时的电话记录。据辩方称,还有来自七台电脑硬盘和四部手机的数据。

  美国伊利诺伊州中央区检察署发言人罗伯特·塔克和沙龙·保罗8日拒绝置评。

  检察官同意,现在这是一个新的复杂的层面,这是一个死刑案件。检察官要求将10月16日定为审判日期,检察官估计审判证词应持续两周,而任何死刑过程都可能持续三周。

  如果陪审员判他有罪,检察官就会把这一罪行寻求死刑。那时辩护律师就会尝试引入减轻因素,包括精神疾病或者童年阴影的证据。

  他们援引纽约精神流行病学家戴维·弗里德曼的话说:“即使是早产和出生体重过低等常见事件,也与后来的精神疾病有关。”

  事件回顾:

  26岁的中国访美学者章莹颖于2017年4月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交流学习。2017年6月9日,章莹颖坐上一辆黑色土星轿车后失踪。FBI于6月30日逮捕28岁的嫌犯克里斯滕森,之后克里斯滕森被控以绑架罪和杀人罪。2017年7月3日,克里斯滕森首次出庭接受聆讯。

  7月20日下午,克里斯滕森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厄巴纳的联邦法院正式被提起诉讼。8月28日,美国伊利诺伊中部联邦地区法院就章莹颖在美遭绑架案举行了听证会,批准了犯罪嫌疑人克里斯滕森代理律师此前提出的延期案件审理的动议。

  10月3日,章莹颖案有了新进展,美国联邦一个大陪审团表决通过了检方最新证据,正式决定以“绑架致死罪”起诉犯罪嫌疑人克里斯滕森,嫌犯涉嫌以令人发指的残忍酷刑虐待并导致章莹颖死亡,一旦罪名成立,嫌犯将面临最高死刑的刑罚。

  10月11日下午,章莹颖绑架案嫌犯克里斯滕森参加第二次法庭提审,对于联邦当局提出的新起诉(绑架致死罪),克里斯滕森拒绝认罪。

  10月24日,章莹颖绑架致死案嫌犯克里斯滕森的律师向法院提交了一份动议,向法院申请延迟审判日期。11月15日,这项申请遭厄巴纳联邦法院法官布鲁斯否决。

  2018年1月19日,伊利诺伊州中区联邦检察官向法庭提交文件,宣布打算对绑架并杀害章莹颖的凶嫌克里斯滕森寻求死刑判决。

  1月23日,克里斯滕森的代表律师向法庭提出动议,取消一切既有的截止日期、最终审前会议和陪审团审判日期。检控官米勒和弗里斯在1月31日回应称:“同意法庭延迟2018年2月12日的最终审前会议及2月27日的审判日期,以给被告合理的时间进行准备。”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