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 海外华侨华人请记得说出对父母的爱
视频:华人回中国过春节 144小时过境免签说走就走 来源:央视国际高清
中国侨网2月15日电 题:今天,愿这条微信温暖你的朋友圈!举家团圆之际,一定记得说出对父母的爱!
所谓父母与子女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望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不必去追。
为人儿女,当我们羽翼渐丰,甚至远走高飞,却发现,总有父母,等在原地,盼你归巢。
只不过,在没有你的日子里,父母的生活,免不了落寞!
01
“你在忙吗?”每次找思思语音或视频前,妈妈总是会先问这一句。
思思到德国已经快五年了,近四年来,她都没回家过过春节,父母也没能飞去,与她团聚。
思思是那种平时爱“叽叽喳喳”的孩子。以前,每次回到家,总是爱有的没的向向爸妈“念叨”一番。自从她出国,老两口儿,总感觉家里少了一些什么。
“以前,一起过春节的时候,我们一家总会一起贴窗帘、做年夜饭、逛灯会,”妈妈说,“过年她不在家,吃年夜饭的时候,心里总感觉不是滋味儿。”
“有种牵不住风筝线的感觉了。”爸爸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然而手机屏保、微信聊天背景、钱包里,设置的、塞的全是女儿的照片。
有时候,父女俩视频,他也会调皮地问女儿一句,“想不想我和妈妈?”
但老两口儿却从不对女儿要求什么。“当然想让她陪在身边,但是女儿长大了,孩子在国外也不容易,她也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生活嘛,我们不想给她添麻烦。”
所以,每当夜深人静,思念难耐时,老两口就会翻出以前的老照片,盯着一遍又一遍地看,细数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光。
“平时,经常会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一忙起来,就不怎么想了。”妈妈说。
虽然思思过年不在,但每年他们一家人都会通过视频,一起倒数计时,迎接新年的到来。“那也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爸爸的眼角不禁湿润。
02
当2017年的跨年钟声响起,王爷爷还和养老院院里的几个同伴守在电视机前。因为年岁有些高了,精力大不如前,整个人有些昏昏欲睡。
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北方的小年过后,敬老院的老人们都被子女陆续接回家过年了。
王爷爷的儿子却在加拿大,没能有时间回来接他,王爷爷自己去也不方便。
儿子也一直想把他接到国外。但一把年纪了,到一个新地方,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的,王爷爷觉得别扭,不想去,就住进了养老院。
儿子一年回国两三次,春节时候,时间往往不凑巧,就不能回来。王爷爷也没有什么情绪。只是在社区义工探望时,时不时拉着年轻人的手,和他们聊天,谈到儿子时,语气里满是骄傲。
但王爷爷也会偶尔担心自己的身体,他说毕竟自己年纪大了,还是希望多见儿子几面。
03
远在非洲的儿子,要回家过年了。返程路上,心心念念想着家里的饺子。
此时家里,父母一边问着儿子的具体回家时间,一边开始忙碌了:擀面皮、和馅、包饺子。
饺子包好了,老两口却不舍得下锅,非得等到儿子回来,让儿子吃得热乎。终于,儿子回来了,常年的离别,化作一个短暂的拥抱。母亲就急匆匆得端着饺子进了厨房。
热气腾腾的饺子,配着满桌的饭菜,儿子吃得狼吞虎咽,母亲脸上却写满宠溺和满足。
有人说,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
但春节的“年味儿”远不止是传统习俗的讲究,对父母而言,那是孩子回家、举家团圆的难得时刻。
这是一个流行分离的世界,我们虽不怎么擅长告别,却可以抓紧联结的那条线,纵使山高路远,彼此牵挂,便是心安。
“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知,有多少侨胞朋友们,今年会回老家,和父母一起过年?
如果没有,至少也请给父母打个电话,大方地说出你对他们的爱,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心一直与他们同在!
(来源:中国侨网官方微信,作者:马秀秀,ID:qiaowangzhongguo 素材来源:央视、中国新闻网、新浪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