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秘鲁侨胞:从契约华工到文化使者

2018年04月19日 09:0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原标题 秘鲁侨胞:从契约华工到文化使者(侨连四海)

  本报记者 王 尧

  和世界上大多数唐人街一样,秘鲁首都利马的唐人街入口处,竖着一座红绿配色的中式牌楼,上面是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四字,牌楼周边约一平方公里的街面属于唐人街。街面上中餐馆、杂货店、药店、银行一家挨着一家,挂着中文和西班牙文的招牌,只是看不见多少华人面孔。

  “现在的唐人街,华侨华人大多当幕后老板,雇别人给自己打工,腾出手来做更大的事业。”当地侨领告诉我们。

  勤劳智慧 贡献至巨

  秘鲁是华侨最早到达和聚居数量最多的拉美国家之一。秘鲁全国有中餐馆5000家,仅首都利马就有3000家。秘鲁人称中餐馆为chifa,即广东话“吃饭”的发音。

  据文献记载,华人大规模来到秘鲁始于19世纪。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有三四十万契约华工输入拉美,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来到秘鲁,其境遇“与秘鲁从前的奴隶相似”。这些华工大多来自中国的福建、广东一带,主要从事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繁重的体力劳动,生活条件艰苦,社会地位低下。在卡亚俄港,矗立着一座华人抵达秘鲁的纪念碑,碑文如下:“谨此纪念抵达此一美丽海岸之华人移民先锋,由于彼等之努力及奉献,对秘鲁农业、铁路兴建、鸟粪开采及其后之商业发展贡献至巨,进而促进秘鲁之繁荣兴盛。”

  沧海桑田,今非昔比。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秘鲁华侨华人逐渐融入当地社会,为住在国发展作出贡献,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改观。秘鲁华人的参政率在拉美国家中是最高的,不少华人进入政界高层。秘鲁华人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贡献良多,戴宗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于1918年由香港赴秘鲁,1942年发明“平面弯形引水法”,解决了秘鲁北部沿海旱地种植缺水问题,把秘鲁北部变成全国第一产米区。1963年,他又创办种植水稻技术中心,把当地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3至5倍。1968年,秘鲁议会向他颁发了奖状和勋章,以表彰他在农业方面的贡献。

  通商惠工 维护侨益

  秘鲁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华侨华人社团——中华通惠总局位于利马“唐人街”的中心地段。走入通惠总局,仿佛走入时空隧道:满目都是中国字,满眼都是华人,供桌上摆放着祖宗牌位和清政府首任秘鲁公使郑藻如的画像,青花瓷香炉青烟袅袅。通惠总局主席梁顺介绍说:社团是1886年郑藻如奉清光绪皇帝御颁圣旨成立,取名通惠总局,意在“通商惠工”。宗旨是总理秘鲁华侨的慈善公益事业,促进华侨互助,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维护华侨权益。

  梁顺祖籍广东开平,1984年来到秘鲁,从餐饮业做起,事业不断扩展。他介绍起通惠总局的事迹如数家珍:清末年间,总局筹捐大宗款项,遣送贫老华侨回国,在广州市设立秘鲁华侨安集所,收容归国老华侨。近几十年来,总局坚持开设免费诊所,为贫老华侨华人服务;为新移居的华侨举办西班牙语补习班、为华裔办中文学习班……总局一楼大厅的十几个玻璃书柜里,装满了国学、历史、文化、艺术等中文图书,免费向侨胞开放借阅;还特设律师、会计师免费咨询服务处,为侨胞排疑解困。对外,通惠总局经常与政府有关部门交涉、会谈,为侨胞争取平等权利和待遇。

  “2018年,总局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建立一家属于侨胞自己的医院,这是数代华侨华人的心愿。”梁顺说。经过多次沟通协商,通惠总局已与利马自由区达成协议,后者将划拨一块5000平方米的土地作为建立华人医院的基本用地。加强华文教育是通惠总局的另一个着力点。梁顺说:秘鲁华侨家庭的子女因父母平时工作繁忙,普遍缺乏中文学习环境。总局将加大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投入,重新打造历史悠久的侨校,建立传播中华文化的基地。

  爱国爱乡 华社之光

  2016年,在第八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上,通惠总局获选全球十大“华社之光”社团。这是通惠总局和全体旅秘侨胞的光荣,也是对秘鲁侨社凝聚力和爱国爱乡传统的高度肯定。

  抗日战争期间,秘鲁各地侨团在中华通惠总局的领导下,联合成立了“秘鲁华侨抗日筹饷总会”,并在秘鲁各埠设立分会,组织侨胞为抗日捐款100多万美元。

  多年来,除了努力回馈当地社会,旅秘侨胞也积极在家乡捐资兴学、回馈桑梓。华侨华人既是中秘文化交流的使者,也是中秘经贸往来的桥梁。每年都有大量秘鲁商人来中国参加广交会等经贸活动,华侨华人或是亲身参与,或是为秘鲁商人赴华牵线搭桥,在促进两国投资、贸易发展方面功不可没。

  “这些年,我们亲身感受到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享受了祖国发展带来的‘红利’。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侨胞牢固的靠山。”梁顺说。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