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调研显示:中国学生最爱去美澳加英参加假期游学

2018年04月21日 18: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资料图
资料图

  中新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 李妮)每年三四月份,就有很多中国家庭开始为子女规划暑期安排,“研学旅行”正成为很多学生的选项。启德教育2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国际游学目的地分别是:美国(35.41%)、澳大利亚(19.73%)、加拿大(14.27%)、英国(13.54%)。

  启德教育当日在北京发布《启德学游年度调研报告》,以启德学游成立3年来过万客户服务数据为基础,邀请近1500位参与启德学游2017-2018年寒暑期国际游学的学生及家长参与调研和访谈,并对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高中和本科阶段的学生进行了分别调研。

  该报告数据显示,国际游学的时间相对短,成本费用比留学低,也是吸引越来越多学生出国游学的重要原因,参加启德学游的学生和家长最多选择的是2周左右的游学,而4-6万为家长最能接受的价格区间,占比达到40.85%,说明购买国际学游产品的家长更看重性价比。

  尽管国际游学的热门目的地与留学目的地的重合度非常高,但是游学的核心要素是“学校”、“专业方向”和“课程设计”。目前市场上的国际游学产品大都可以归入四大类型。第一类“游学类”,以团组的形式出行,线路为主,学习和游览相结合,以“留学访校”为主要功能;第二种类型是“营地教育类”,行程为一地+周边,内容以某所中学或大学的课程为主,教育属性比较高,大都有主题,如学科类、科技类、兴趣爱好类,还有体育、艺术方向的主题。很多申请美国名校的学霸们热衷的夏校也属于“营地式”项目;第三类是“插班类”,是指根据学生年龄插班入读国外院校的对应年级,进行学制中课程体验的类型;第四类则是“背景提升类”,整合国外院校及教师资源,针对具有明确留学规划的学生开设的学科背景提升类项目,最显著的功能是提升学生的申请软实力。

  报告针对这四个类型的国际游学偏好选择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①36%的学生选择了“启德独家学科背景提升类”;②其次为“插班类”,占比达到29%;③“游学类”的选择占比为19%;④“营地教育类”占比为16%。尽管“背景提升类”项目最受欢迎,但据启德学游介绍,目前在北、上、广、深等城市,更受青睐的是“营地教育类”国际游学,特别是对于计划去美国知名大学读本科的学生来说,“夏校”是非常重要的加分和“占坑”选项。

  报告还显示,对于参与国际游学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来说,①提高语言应用能力(80.49%),②体验国外院校的教学方式(58.54%),③开阔视野、增长见识(43.9%)、④锻炼独立自主能力和社交能力(43.9%),⑤入驻当地家庭、体验国外寄宿生活方式(41.46%)是参加国际游学的五大动因。

  对于高中生和本科生来说,想要参加国际游学的主要原因为:①提升学科专业学习、能力(77%);②收获项目证书类(40.1%);③提升项目执行能力提升(27.27%)、④获得导师推荐信(27.27%);⑤积累社区/公益服经历(20.1%)和⑥海外院校学分(7.18%)。

  近些年,国家针对游学行业出台多个规范文件。2014年教育部就发布《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规定境外研学旅行,教育教学内容和学习时长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在境外全部行程计划的一半。因此,在国际游学中,“学”的安排,和“游”的安排一样容不得马糊对付。

  对于参加启德学游的学生来说,调研结果显示,最受小学生和初中生欢迎的“学”的内容是①语言类课程(46.34%)、②其次为动手实践课程(39.02%),③然后是插班课程(36.59%)和④学校交流研讨(26.83%)。而对于高中及本科的学生来说,则更看重专业类课程,①包含夏校在内的院校专业课程(47.85%)最受欢迎,随后依次为②学科类专业课程(28.23%)、③学校交流研讨(23.92%)、④动手实践课程(22.49%)和⑤语言课程(22.49%)。总体来看,语言、专业、交流类的课程安排是不同学段学生都欢迎的课程。

  在本次发布会上,启德学游也推出2018年夏季游学产品,包括各国团组游学产品和个人假期游学产品近40个,前往十余个国家,通过语言班、插班、营地、专业实习实践等课程形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学术竞争力、外语竞争力、自我管理能力、思考辨析能力、领导力、跨文化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完)

【责任编辑:周兆军】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