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生擒多伦多汽车撞人案嫌犯 华裔警员说不愿当英雄

2018年04月26日 16: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新社多伦多4月26日电 题:生擒多伦多汽车撞人案嫌犯 华裔警员说不愿当英雄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一场罕见的汽车蓄意冲撞行人恶性案件,令多伦多警队的华裔警员林志杰(Ken Lam)一夜之间成为民众心目中的明星。但多伦多警队高层告诉媒体,林志杰不希望人们把他当作英雄。

  4月23日午后,在多伦多北约克一个繁华街区,25岁的嫌犯米纳希安(Alek Minassian)驾着一辆租来的客货两用车驶上行人道,轧向行人。目前已有10人遇难,14人受伤。

  警方接报7分钟后,42岁的林志杰第一个赶到事发现场。

  网络社交平台上,若干版本的目击者手机视频显示,米纳希安站在车头已撞烂的客货车旁边,面对林志杰两次做出类似从腰间快速拔枪的动作,右手持一黑色物体指向孤身一人的林志杰,并一度逼向这位警察。林志杰托枪不断挪步,反复要求对方“趴下”。

  期间,林志杰甚至退回警车旁,关掉警笛,然后继续要求米纳希安“趴下”。有媒体说,他在视频中连续说了14次“趴下”。米纳希安最终扔开手中物体,跪在地上。林志杰上前将他按倒生擒。

当地时间4月23日,加拿大多伦多发生汽车撞人事件。加拿大警方称,该事件导致9人死亡,16人受伤。据外媒报道,嫌犯已被捕。目前,事故原因以及伤者的伤势仍不清楚。多伦多消防局在社交网站发文称,这个事故“骇人听闻”。有现场目击者称,事发时,曾有人朝着该货车司机大喊“停下来”,不过,该司机“并没那样做,仍然继续开车”。一位当地的执法官员称,这起事件是一场蓄意行动。图为当地警方封锁事发现场。
当地时间4月23日,加拿大多伦多发生汽车撞人事件。加拿大警方称,该事件导致9人死亡,16人受伤。据外媒报道,嫌犯已被捕。目前,事故原因以及伤者的伤势仍不清楚。多伦多消防局在社交网站发文称,这个事故“骇人听闻”。有现场目击者称,事发时,曾有人朝着该货车司机大喊“停下来”,不过,该司机“并没那样做,仍然继续开车”。一位当地的执法官员称,这起事件是一场蓄意行动。图为当地警方封锁事发现场。

  剑拔弩张之中,没有开火,对峙双方均未受伤,林志杰成功制服嫌犯。这令各个媒体和众多民众颇感惊讶。

  “他是警察的榜样,”多伦多副警察总长源植勉4月25日对媒体说,“华人警察在多伦多警队有如此成绩和发展,我很骄傲、很开心。”

  “在快速变化的形势中,必须在极短时间内作出反应,”源植勉说,“这个案例中,警员使用了最低的武力。当时的情形,以我们警务人员的眼光看,林警员所作反应是绝对正确的。”

  “我们的目标是避免事态恶化,而非让紧张升级,也不是要伤及个人。”这位在多伦多警队服务超过30年的华人高级警务官员说,7年警龄的林志杰的优秀表现得益于多伦多警队的专业强化训练。

  有多伦多华文媒体披露,出生于加拿大、学电脑工程专业的林志杰曾当了十多年的工程师。其父40年前移民加拿大之前,曾经是香港的警务人员。如今在多伦多华人聚居区经营一家餐馆的林父说,当时家里并不知情。儿子事后才打电话报平安。虽然林父说,这是警察应尽的职责,但他也承认,难免会有后怕。

  多伦多警方已收到各路媒体希望采访林志杰的数百份申请。但源植勉说,现在不行。

  他说,作为经过此类经历的警员,林志杰正得到警队最好的护理,以确认他的心理、情绪正常。这是强制性的要求。同时,林志杰也将是此案的目击证人并将出庭作证。因而在现阶段林志杰不能接触媒体及公众。警方在“未来合适时”会安排媒体采访。他亦提醒媒体,同样尊重林家人的隐私。

  记者25日在林家的餐馆没有见到林父。一些前来光顾的熟客则向店员夸赞林志杰的表现。

  有不愿具名的警队同袍告诉记者,林志杰性格沉稳,也很有爱心。

  “他现在情绪比较好。”源植勉说,自己早晨刚与林志杰通过电话。林志杰感谢公众的支持,但不希望大家聚焦在自己的身上。他说,当天还有很多警员同袍及急救人员参与应对这起悲剧。源植勉引述林志杰说:“他只是做了他的工作。”

  源植勉说,林志杰正在家休息。警方会派员探视,并安排他见心理医生,以决定他何时重新上班。

  目前多伦多警队拥有超过100名华人警务人员。源植勉透露,今年多伦多将增聘200名警察。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优秀华人青年投身警队,服务社群。

  说回林志杰,源植勉对记者说:“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同事可以安全地回来工作。”(完)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