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首位华人移民麦世英 血脉延续至第六代
中国侨网6月11日电 据澳大利亚《星岛日报》报道,澳大利亚墨尔本一对爷孙Barry及Nick Shying的姓氏独特,经常被人笑称“很有中国人”特色。爷爷最初不以为意,但他确实是中国人血脉,而且其曾祖父“大有来头”,是首位被记录移民澳大利亚的华人──麦世英。
澳洲广播公司(ABC)报道,本地研究员翻查了现存的公开记录,整理出麦世英的生平。麦1796年出生于中国广东,在澳大利亚淘金潮开始前10年的1818年2月,他乘坐“Laurel”号抵达悉尼的积逊港(Port Jackson),并认识了澳大利亚拓荒者、英国籍的John Blaxland。
麦抵澳后为Blaxland打工担任木匠,据称周薪两英磅,待遇与其他同事一样。他的人品亦获老板赏识,曾获Blaxland在推荐信中形容是“诚实、值得尊敬的人”,随后受雇于于澳大利亚羊毛业先锋John Macarthur的妻子。麦世英最后放弃打工,改为经营生意,拥有西悉尼巴拉玛打(Parramatta)的Peacock Inn酒馆及其他几间商店。
卧龙岗(Wollongong)大学的碧鲁(Kate Bagnall)博士,是早期澳大利亚华裔移民史的专家。她称,初期华裔移民甚少遭受歧视,“因为港口的性质,悉尼当时可能比我们想像中更多元化。由于中国人的数目很少,我不认为出现像1850年代的歧视情况。之后大批中国人来到(澳大利亚),被英国及欧洲人视为威胁。”
虽然研究员找不到麦世英的照片,不知道他的外貌,却发现他的感情生活颇为多姿多采,在澳大利亚前后共娶了两位爱尔兰籍妻子。入乡随俗,麦世英来澳取了洋名“John Shying”,并于1823年迎娶了女子Sarah Jane Thompson,生了4名儿子,其中长子John James Shying就是Barry的祖父。
不过,当最年幼的儿子于1831年出生不久后,麦便抛妻弃子返回中国,他的妻儿如何维持生计就不得而知。麦离澳的原因不明,但碧鲁称,很可能是要照顾在中国的妻室。“我们从之后的移民家庭得知,当时的中国男人,像麦世英来自(中国)南部,在澳大利亚及中国各有住家。我研究了该世纪稍后的许多家庭,他们的澳大利亚妻室是第二头家,在中国另有家庭。这是(麦世英返中国)一个可能性。”
五年后因澳大利亚妻子去世,麦重返这片土地,并于1842年再婚,但新婚数月,第二任妻子亦逝世。麦的曾孙Barry称,据记录他的曾祖父卖掉了巴拉玛打的物业后,似乎留下四名儿子便永远离开了澳大利亚,而他的后人则在澳大利亚分别从事家具制作及殡仪业。
Barry在30年前才得悉自己的华裔“身世”,“我不能说我觉得自己有部份是中国人,但我知道我是。正如最近有人跟我说:‘他的血仍在你身上流’。那是我的想法。”
与爷爷Barry不同,23岁的Nick从小知道他的华裔背景,虽然未能完全理解个中意义,但他在中学时修读中文,又曾参加中国游学团。“我不会说,我像其他联系较亲近的人,自然地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不过,我觉得学习历史、语言及文化特别有趣,因为我知道我部份家族的历史是源于中国。
他称,他的寻根之旅的下一步是前往中国,但要从当地的公开记录搜集更多资料,艰难得令人却步,“或者有一日我会尝试,看能否找到线索。”
今年Barry和Nick两爷孙频获华裔社区邀请,出席庆祝华人移民抵澳200周年的活动。爷爷说:“我活了86年都近乎是隐形,突然间所有人都想替我拍照,邀请我出席活动。不过,我非常乐意,这令我产生一份感情,是以前没有的,那种感觉仍然留存”。(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