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华媒:悉尼当选澳最宜居城市 仍有诸多不足

2018年07月25日 14:24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7月25日电 据澳洲新快网报道,最新报告发现,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宜居的城市,但是公共交通方面远未达到预期。

  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城市研究中心(RMIT University's Centre for Urban Research)近日公布报告《创造澳大利亚宜居城市》(Creating Liveable Cities in Australia),评估城市的政策与实施,悉尼当选澳大利亚最宜居城市。

  该报告显示,悉尼家庭住宅与活动中心之间的距离最短、家庭住宅位于公园等公共开放场所附近的比例最高,而且通过步行或骑自行车等主动交通方式上班的居民比例最高。

  不过,报告也指出悉尼生活的不利之处,即公共交通服务存在缺陷。悉尼仅2%的城区及38%的住宅达到新州交通厅(Transport for NSW)制定的“远大”公共交通服务目标:所有住宅400米范围内必有公交车站,每30分钟至少有1班公交服务;或者住宅800米范围内必有火车站,每15分钟至少有1班火车服务。

  报告首席作者冈恩(Lucy Gunn)表示,“政策制定者试图为悉尼居民提供最好的服务,但是调查发现虽然政策非常严格,却没能真正实现。”

  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悉尼的低居住密度有关。因为政策依照服务高密度地区制定,意味着低密度的外郊被遗忘。

  公共交通并不是悉尼唯一留有改善空间的方面,报告认为开发更多适宜步行的社区也将大幅提高悉尼宜居性,同时鼓励促进活跃人口。

  适宜步行的社区包括3个关键元素:居住密度高,零售商业、学校和医疗卫生场所以及街道设计适宜步行。在悉尼平均住宅密度仅每公顷18套住宅的情况下,这很难实现。冈恩表示,住宅密度需达到至少每公顷25套住宅,才能促使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活跃起来。

  通过提高住宅密度及改善基础设施,特别是在中环及外郊区域,更好地提升主动交通,也可改善居民的精神及身体健康。

  冈恩称,如果悉尼真正致力于打造宜居城市,还需改善住宅可负担性,鉴于目前许多家庭必须在可负担区域和宜居区域之间做出选择。41%的悉尼低收入家庭存在住房压力,公共交通服务匮乏导致问题加剧。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