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印尼老华侨用击剑诉说爱国情

2018年08月12日 15:27   来源:华舆客户端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8月10日,陶金汉在“共筑中国梦——华侨华人与中国体育”展览开幕现场致辞。据介绍,此次展览以“爱国爱家 回报桑梓”“归侨英豪 体坛明星”和“情系奥运 四海同心”三个部分展现华侨华人为中国体育事业作出的贡献。 (本文图片均来自华舆 李国庆/摄)
    8月10日,陶金汉在“共筑中国梦——华侨华人与中国体育”展览开幕现场致辞。据介绍,此次展览以“爱国爱家 回报桑梓”“归侨英豪 体坛明星”和“情系奥运 四海同心”三个部分展现华侨华人为中国体育事业作出的贡献。 (本文图片均来自华舆 李国庆/摄)

  8月10日,印度尼西亚华侨陶金汉和家人一起参观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共筑中国梦—华侨华人与中国体育”展览,回忆自己在中国的那段击剑岁月。

  1937年,陶金汉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一个的武学家庭,武术和运动在这个家庭代代相传。1948年第14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英国伦敦举行,“这在我心中埋下了种子,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参与国际体育赛事。”

  “我不愿意在当地受气,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祖国,并且从事体育事业。”1953年,陶金汉搭乘轮船从印尼苏拉威西岛出发到达深圳,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当时的深圳还是一个‘大农村’,如今看来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陶金汉,击剑运动员,击剑国际级裁判员,印度尼西亚归国华侨。1966年取得中国击剑史上第一枚“金牌”(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佩剑个人冠军),1974年成为中国第一名国际击剑裁判员。图为“中国第一代击剑人”陶金汉接受华舆专访。
陶金汉,击剑运动员,击剑国际级裁判员,印度尼西亚归国华侨。1966年取得中国击剑史上第一枚“金牌”(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佩剑个人冠军),1974年成为中国第一名国际击剑裁判员。图为“中国第一代击剑人”陶金汉接受华舆专访。

  1956年,陶金汉考入了北京体育学院。在专业上,他放弃了从小从事的足球运动而选择了考验胆量、培养思维能力的击剑运动。

  陶金汉个人的成长伴随着中国击剑运动的发展。在1957年11月天津举行“十七城市击剑、技巧运动锦标赛”上,陶金汉代表北京队获得男子花剑冠军。“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举办击剑比赛。其实这时候我练习这项运动也只有短短几个月时间,但是我能感觉到这是我所擅长的运动。”

  回忆运动生涯取得的成绩,陶金汉最看重1966年代表中国击剑队参加在柬埔寨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所取得的奖牌。

  在“共筑中国梦——华侨华人与中国体育”展览中展示着陶金汉当时穿着的比赛服,以及男子佩剑冠军和花剑季军奖牌。

 现场展出陶金汉1966年参加“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中获得的男子佩剑个人赛金牌和男子花剑个人赛铜牌。
现场展出陶金汉1966年参加“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中获得的男子佩剑个人赛金牌和男子花剑个人赛铜牌。

  现场展出陶金汉1966年参加“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所使用的手套和佩剑头盔。

现场展出陶金汉1966年参加“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所使用的手套和佩剑头盔。

  1974年,陶金汉成为中国第一批国际级击剑裁判。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提供的资料显示,陶金汉执教期间培养出亚洲冠军、全运会冠军等多批优秀运动员。担任裁判期间,代表和代领中国击剑人走出中国国门,活跃在世界击剑舞台上。

  捕舆者注意到,本次展览展示出像陶金汉一样的华侨华人为中国体育事业所做的努力。正如展览前言第一句话所写:“自中国人移居海外开始,华侨华人与体育结下不解之缘。他们为推动中华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外体育文化传播者。”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祁德贵认为,各个时期华侨华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华侨华人较早接触国外先进的理念,早期投资兴办学校,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的基础上,也开展体育运动。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就心系祖国发展,重视教育,创办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

  新中国成立后海外竞技体育人才回到中国,华侨华人带动了多项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体育人才。比如,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羽毛球队主力队员和教练大部分都是归国华侨,短时间内将中国羽毛球带到了世界前列。

  在申办、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过程中,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传播中华文化,为奥运场馆建设捐资助力,为奥运圣火保驾护航。比如,由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捐建的奥运场馆“水立方”就凝聚着侨胞的家国情怀。

  中国侨联顾问林兆枢出席“共筑中国梦—华侨华人与中国体育”展览开幕式。他表示:“在北京奥运会举办十周年之际,北京也进入了‘冬奥’时光,水立方即将成为2022冬奥会一些项目的比赛场馆。我们与华侨华人一起期待冬奥会的到来。”

  陶金汉退休之后在北京大学开展击剑教学和指导工作,“我与体育运动的缘分还将继续。”( 凌云)

【责任编辑:韩辉】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