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侨”这四十年:瞧,我的这些年

2018年08月29日 09:49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广大海外侨胞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来华投资的先行者和主力军,是中国面向全球、扩大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华侨华人功不可没。

  “‘侨’这四十年”主题征文活动启动后,海内外投稿纷至沓来。即日起,一篇篇佳作将陆续刊出,展现华侨华人与中国同行的四十年。

——编者按

瞧,我的这些年

刘宪荣

  十一岁那年,也就是1986年,我的眼中开始有成人的世界。隔壁的王奶奶在我眼中总是穿得很整洁得体,发型很漂亮,但有一股忧伤气质。就在那一年,王奶奶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多。从邻居们的家长里短中,我得知王奶奶在美国有一个儿子终于要回来接她了。我问妈妈为什么会突然蹦出一个儿子?妈妈说:那是一个很长的故事。

  1993年,我十八岁,妈妈坐很远的火车到大学来看我。在学生宿舍里,我大口地嚼着家乡的土特产,妈妈兴高采烈地讲着家乡的新变化、新趣事:公路修到我们村口了!邻居家被你叫做“傻二丫”的姑娘和她弟弟高中刚毕业就去美国了,是奔着王奶奶去的。听说去那里的飞机票都顶上你舅舅一年的工资。学费都是王奶奶出的,一学期的学费比你一年还多。邻居家的巧翠在送他们走的时候,不停地央求人家有保姆的活一定介绍给她。我诧异地问:巧翠不是有一个养兔场吗?为什么要当保姆?妈妈摇摇头说:听说在美国当保姆一个月比养一年的兔子都挣得多。我不信!但我的思绪还是随着妈妈的笑声飘向那似乎“遍地黄金”的异国他乡。

  1998年,我二十三岁,参加工作的第二年,登上了飞往非洲肯尼亚的飞机。我也出国了,不过是到一个与美国截然相反的有些贫穷落后的国家。在这里,我结识了一位老华侨。他当年在海上漂泊四个多月,来到了肯尼亚东海岸。老华侨对我说:不要看不起这个国家,1949年的内罗毕比起那时的北京楼要高很多,当时没人知道中国大陆。但是现在,我可以拍着胸脯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

  老华侨的孩子虽然都是在这里出生的,但他要求子女永远保持中国国籍。老华侨说,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为自己的国家而感到自豪,并深切体会到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戚戚相关……

  2018年,我四十三岁,女儿十五岁。肯尼亚的中国商铺已比比皆是。女儿能吃到很多中国特色美食,她在孔子学院体会到了各种中国传统文化。她美滋滋地享受每一个假期国家安排的华侨子女见证祖国大好河山的夏令营。她随时可以拎起装满肯尼亚特产的大行李,坐着从内罗毕直飞广州的南航航空公司的大飞机去看她的亲朋好友。她还可以在一个小小的假期里坐着中国新建的铁路动车,从肯尼亚首都到那个华侨老爷爷初次登陆的印度洋海滨城市——蒙巴萨,尽情地吹海风,看海景,听着当地人讲着郑和下西洋在蒙巴萨的故事。

  她像一只被祖国母亲疼爱的小鹰,在自己的天空中越飞越高,尽情享受着祖国强大给予她的幸福。

  【作者刘宪荣,现居肯尼亚内罗毕。】

【责任编辑:齐倩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