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王琳达:用“恒心”做教育 用“爱心”做慈善

2018年11月01日 10: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资料图:王琳达和北川中学的学生们在一起。
资料图:王琳达和北川中学的学生们在一起。

  中新网北京10月31日电 题:王琳达:用“恒心”做教育 用“爱心”做慈善

  作者 吴侃

  1992年,参加了北京第一届香港招商会后,怡海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琳达决定来北京投资地产。多年来,她致力于把教育资源引入社区,成为将教育与地产结合的第一人,她热心公益事业,数次获得“中华慈善奖”和“中国慈善排行榜全国十大慈善家”称号。和记者谈起自己的“教育梦”和“慈善路”,王琳达兴致勃勃。

  “只有一个学生也要开学”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怡海也走过了快三十年,怡海做的虽然是房地产,但是亮点和核心是教育社区,怡海最大的贡献就是社区办名校、办教育。”王琳达说。

  王琳达刚到北京时正值11月,北京南四环边的这片荒地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连一根草一棵树都没有,只有七八百亩的荒地和三个三十多米深的大沙坑。“当时周围人都不看好我来投资,说我会全军覆没。”

  王琳达的公司临时设在一间没有窗户的农民化肥仓房里,“那时候我的办公室只有一张桌子,我和总经理一人坐一边,因为从南方来不习惯北方的气候,我们两都病倒了,鼻孔里插着氧气管工作。”说到这王琳达笑了,“当时还拍了照留念,觉得很可爱,真的是带头玩命啊。”

  艰苦的条件下,使王琳达坚定信念的是办“大社区”的梦想,在她的构想中,社区里不仅要有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更要提供一流的学校和教育。1997年建成北京怡海花园的同时,怡海集团又投资建设了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在丰台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将北京名校引入社区。

  刚开始办学,幼儿园有五六十个老师却只招到了四个学生。校长问王琳达还要不要开学,她说:“开学!只有一个学生也要开学!”

  王琳达事无巨细抓学校管理,每天凌晨两点去学生寝室查岗,幼儿园的厨师也是她亲自培训。

  如今,说起教育,王琳达已经是专家。现在她的教育集团拥有涵盖早教、幼儿园、小学、中学、国际学校、培训学校以及老年大学在内的15所教育机构。

  “把爱和真心交付给孩子”

  “有人问我教育孩子的秘诀是什么,我说没有什么秘诀,就是把爱和真心给孩子。”

  说到爱心,王琳达讲述了一个卖芦柑的故事。2008年,南方遭遇严重的雨雪冰冻,她第一时间为湖南、湖北地区捐款捐物3500多万元,湖南吉首市芦柑滞销,她又买下160吨芦柑,运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义卖,所得共98万人民币全部捐给了当地小学。此后的十年间,王琳达帮这所学校建操场、修楼梯、做校服、捐文具、培训老师,这所乾城侨心怡海小学已经成了当地名校。

  “社会不缺有爱心的人,只是缺少组织者。”王琳达说。2008年9月21日,中国侨联援建北川中学项目设计正式启动,王琳达邀请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的专家组成国际设计团队,敲定重建方案。

  此后两年,王琳达多次为北川中学组织捐款捐物和支付直接用于援建北川中学的各种费用达1600余万元人民币,全部通过中国侨联公益基金会捐给北川中学。此外,她每年都会重返北川中学为高三学生做励志演讲,成为北川孩子口中的“王妈妈”。

  热心公益事业的王琳达曾连续4年荣获中国慈善领域的最高政府奖项“中华慈善奖”、连续4年荣获“中国慈善排行榜全国十大慈善家”称号,荣获“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以及“援建北川中学特殊贡献奖”等荣誉。

  如今,在怡海的幼儿园里,每个班都有一本“慈善公益手册”,王琳达说:“孩子们的公益习惯要从小培养。”

  “匠心为社区居民定制美好生活”

  不仅仅是教育,怡海在方方面面都秉承“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原则,社区建设的每个细节都以居民的利益为导向。

  2000年9月,怡海集团开办了“怡海老年大学”,针对老年人身体、心理、社会关系,开设了书法、绘画、声乐、英语、电脑、朗诵等课程培训,让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获。

  王琳达给记者举了个例子,“现在,怡海的供暖设备已完全实现现代化,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北京市要求供暖四个月,我们怡海供暖五个月。”

  教育进社区的做法也是为了给居民减负。实际上,这个理念与王琳达对生活的观察有关。“学校距离太远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家长们日复一日挤公共交通或者开车接送孩子上学,无形中浪费了很多时间。而我们的社区里就有名校,居民的孩子都能够就近入学,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便利。”

  如今,“怡海”已经成为了一个口碑品牌,被誉为北京市幸福指数最高的社区,王琳达说:“这里的居民阳光、乐观、积极向上,他们在怡海的生活很幸福。”(完)

【责任编辑:王嘉怡】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