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以文化认同汇聚潮人力量

2018年11月27日 11:2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新加坡对潮汕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在唐人街牛车水,潮汕商铺比比皆是。
新加坡对潮汕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在唐人街牛车水,潮汕商铺比比皆是。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李志贤谈潮人文化

  以文化认同汇聚潮人力量

  “新加坡的潮人善堂发展得非常好,在政府支持下成为了官方福利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祖籍广东澄海、出生于新加坡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李志贤,多年来专注于研究新加坡的潮人善堂文化。

  潮汕人乐施好善的美名远扬,在多元文化国家新加坡也不例外。自清朝起,一批又一批的潮汕人随红头船“下南洋”谋生,这些先辈在当地落地生根的同时,也让潮汕文化“走出去”,与当地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形成了独特的新加坡潮人文化。这其中,潮人善堂文化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并在当地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那么,新加坡潮人善堂文化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改革开放40年来,潮人文化在新加坡经历了什么样的转型、建构和传承过程?随着汕头和新加坡两地文化交流日渐频繁,文化认同又如何推动海内外潮人参与“和美侨乡”建设?李志贤有着独特的见解。

近年来,李志贤专注研究新加坡的潮人善堂文化。
近年来,李志贤专注研究新加坡的潮人善堂文化。

  文/杨立轩 叶彤 黄敏立 图/杨立轩

  新加坡社团重视潮汕文化传承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的社会,我们必须加强与其他方言群和种族的交流。如果对自己的根都不了解,那么交流又从何谈起?”在李志贤的办公室,密密麻麻的书籍占据了整整三面墙,其中有不少就是关于潮汕文化的书。

  李志贤工作的地点,是位于新加坡肯特岗弯10号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不久前,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2018年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行榜,这所世界级顶尖大学位居第10。

  多年来,李志贤以这里为钻研起点,秉承文化寻根与国家认同的理念,处理着学术工作与社会生活中的家乡、侨团、居留国的互动关系,也见证了新加坡潮人文化的演变和传承。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国家,华人占70%,潮人又是新加坡华人的第二大群体,所以潮人社团在文化传承中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李志贤说,新加坡有不少潮人社团,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这些社团的社会功能也不断改变。在新加坡立国之前,潮人社团主要是凝聚潮人,为乡亲争取福利,做一些公益慈善的事情。而新加坡独立之后,由于新加坡政府十分高效,无论是福利方面或是慈善方面都做得非常好,社团的功能也因此改变,更主要是如何落实一些政府传承潮人文化的政策。

  在李志贤看来,新加坡在保护和传承潮汕传统文化上做得十分不错。“在新加坡,我们会通过学校、家庭甚至是社团,来推动潮汕传统习俗、宗教、语言等工作。”他说,虽然新加坡一度曾提倡华语统一化,即讲普通话,但也没有因此强迫不能讲方言。这些年来,新加坡的潮人社团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广潮语,提供平台让新加坡潮人尤其是年轻人接触方言,甚至在一些内部会议上,也是用潮语来沟通,这对于推动潮汕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

  改革开放40年来,新加坡和潮汕地区交往不断增多,活动范围更广,以前更多是海外潮人回家乡探亲,如今增加了不少商业、教育、文化、宗教等交流活动。近年来,李志贤也积极推动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与汕头大学、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的资源共享与学术、文化交流,支持由其参与指导的新加坡潮汕留学生联合会在新加坡与潮汕两地所开展的互助、联谊、推介活动,增进了潮汕地区与新加坡潮人社团之间学术、文化、教育的联系。

  “这样的交流活动有利于传承潮汕文化。”李志贤认为,随着两地交流越来越多,新加坡年轻一代潮人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对于他们认识、保留、传播传统文化将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潮人善堂融入新加坡福利体系

  说到新加坡的潮汕文化,就不得不提到潮人善堂文化。众所周知,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潮汕人的传统美德,在新加坡潮人社群中,这种美德得以延续及传承。

  “善堂”一词,究其字义,指兴办慈善活动之所需。善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虽是潮人特有的,但善堂作为一种民间组织在历史上并非潮汕地区专属。据历史文献记载,潮人善堂与流传广泛的民间善会有密切的关系。从现存史料追溯,潮汕地区善堂之鼻祖,应该就是远在宋代时属潮郡潮阳邑和平里的乡民为感念释大峰的善举而建的报德堂。

  而新加坡最早的潮人善堂则是在1916年农历四月成立,袭用中国潮安县浮洋镇大吴乡的修德善堂养心社为堂名,发挥大峰祖师积善救人的精神。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潮人善堂在新加坡稳健发展、开枝散叶,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步伐而蜕变、转型,建立了巩固的社会基础,成为新加坡重要的民间信仰与慈善团体。

  在李志贤的研究中,新加坡潮人善堂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李志贤说,新加坡和潮汕地区的善堂文化有着共同的基础。同时,两地善堂所提倡的“善”也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实践活动去行善。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加坡与中国两地宋大峰祖师信仰圈重新加强了联系。”李志贤以二战时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新加坡中华善堂蓝十救济总会为例,向记者介绍了新加坡善堂的发展历史。蓝十成立之时,新加坡正处于日本占领统治之下,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所以成立初期以施棺赠葬、救死扶伤为主的救济工作为主,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则发展为以赈灾为主的社会福利事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强对外交流与跨国慈善的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后积极转型,拓展现代慈善事业。

  “不同的是,相比潮汕地区的善堂,新加坡善堂覆盖面可能更广,跨越的族群更大。”李志贤说,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善堂文化,对善堂非常认可。在政府支持下,善堂如今已成为新加坡政府福利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社区的医疗服务、救济服务甚至是社区医院,政府都是委托善堂来执行。

  “这也意味着,新加坡善堂的受惠者不仅是华人,也有新加坡人、马来人、印度人等等,所以覆盖的范围更广。”李志贤认为,这种不同,归根到底并不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更多的是落实救济的思维方式不同。

  在李志贤看来,善堂这种民间行为被政府认可和支持,对于推动社会福利和国家稳定都有正面作用。近年来,新加坡善堂开始呈现区域化发展,不少海外潮人到中国建设善堂或举办活动,“这种文化回流,能够加强两地善堂文化交流,并带动两者融入大家庭。”

  海外潮人具有强烈文化认同和血缘认同

  历史上,一批又一批先辈乘坐红头船远渡重洋,过番谋生,并在海外艰苦奋斗落地生根。而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中国快速发展,经济社会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商贸和文化交流“回到”中国,海内外华人的联系比以往更为紧密。以潮人为例,两地潮人族群的凝聚力越来越强,一声“胶己人”往往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那么,新加坡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新加坡潮人接受着优质的教育、艺术、时尚等文化熏陶,如何推动他们到中国参与“和美侨乡”建设?

  对此,李志贤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在中国,汕头是著名侨乡,依侨而立、依侨而兴。但事实上,对于像他这些在新加坡出生且从小接受新加坡教育的潮人而言,“侨”的概念已不存在。他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就是新加坡华人、新加坡潮人,祖籍在中国。所谓的侨乡,并非自己的侨乡,而是自己的家乡。

  虽然身份认同不一样,但李志贤坦言,这并不妨碍两地的交流,毕竟在许多海外潮人心中,依然有着强烈的文化认同和血缘认同。李志贤以自己作为例子,他每年要到汕头很多次,有时进行学术交流,有时回到家乡看看,而他的父亲目前还有产业在汕头澄海,也在家乡捐资建学校。

  “这些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凝聚两地潮人都是很好的条件和环境。”李志贤认为,以前中国有些地方会打出“侨牌”,以“侨”来吸引海外华人回去。但事实上,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像他这一代人,“侨”已经吸引不了他们回去,因为自己不是“侨”,没有共鸣。但如果从血缘、文化、商务、教育等方面来说,中国近年来发展非常快,反而能吸引他们回去。而年轻一代有这个机会接触甚至参与中国目前的发展,或许能更引起他们的兴趣,继而助力家乡建设。

  “当然,当地需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建设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海外潮人回国投资,尽力解决海外潮人生活后顾之忧。”李志贤如是说。

  数千年的积淀赋予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潮汕文化虽然属于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生活在海外的潮人仍然保留和延续着潮汕传统文化的元素,并且给自己的居住国打上中国烙印。他们大多情系桑梓、心怀家乡,无论是身份改变,或是时代改变,这些文化认同、血缘认同,在每一名海外潮人心中都不会改变。正如杜甫诗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人物简介

  李志贤博士

  祖籍广东澄海,1957年出生于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士、文学硕士(历史学),美国俄亥俄大学高等教育硕士。1998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博士(历史学)学位,留校任教至今。

  兼任新加坡新跃大学主讲师和多个文教机构职位:南洋学会副会长兼《南洋学报》主编,新社副会长,马来西亚槟城韩江学院华人文化馆学术顾问,《槟榔屿潮州人史纲》研究咨询顾问,台湾《中国中古史研究》编委会海外编审,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中国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武则天研究学会理事等职。

【责任编辑:齐倩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