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助手谈叶嘉莹:“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2019年01月08日 16: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视频:2018全球华侨华人年度人物——叶嘉莹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助手谈叶嘉莹:“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题:助手谈叶嘉莹:“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作者 马秀秀

  “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日前,在“2018全球华侨华人年度评选”颁奖典礼上,叶嘉莹先生助手、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静如此描述她眼中的叶先生。

  颁奖典礼上,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获评“2018全球华侨华人年度人物”称号。由于叶先生年事已高,她特意安排自己的助手出席颁奖典礼。

1月4日,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2018‘侨鑫杯’全球华侨华人年度评选”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2018全球华侨华人年度人物”在现场揭晓。图为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王晓晖(左)为叶嘉莹代表、叶嘉莹助手、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静(右)颁奖。<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网</a>记者 翟璐 摄
1月4日,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2018‘侨鑫杯’全球华侨华人年度评选”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2018全球华侨华人年度人物”在现场揭晓。图为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王晓晖(左)为叶嘉莹代表、叶嘉莹助手、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静(右)颁奖。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张静说:“选择这句诗是想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像红炉片雪一样刹那即逝,不留痕迹,但是它必定带给人间一份清凉,它也必定成为我们人间的照夜明灯。”

  叶嘉莹,别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中华古典文化熏陶,她在诗书中长大;一世多艰,她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力量,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传至四海。

  1979年,获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职的叶先生决定回到中国自费教书;2018年6月,她又设立“迦陵基金”,在全球范围内弘扬中华诗教。

  张静说,在叶先生看来,与40年前决定回国奉献后半生的生命及时间相比,捐献身后财产不算什么。“先生看重的是自己传承中华诗教的初心。”

  自从跟随叶先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张静已经陪伴叶先生走过近15个年头。张静坦言,这么多年来,先生于她,“是亦师亦友亦亲人。”

  “先生经常教育我们,应该以无生之觉悟做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张静说,先生是这么讲的,也是这么做的。

  寿逾鲐背,叶先生并不惧怕死亡。张静说,叶先生曾表示,“我怕有一天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见到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时,我没有把我从中国古典古诗词中感受到的生生不已的力量,没有把诗词中真正美好的世界传承给后人,这是我上对不起古人,下对不起晚辈的一件事。”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以叶先生诗词为喻,张静说,虽然个体生命有限,但是在有限生命中真正发现了自己心有赏的目标和方向,那么生命价值就已经得到映射,“我想这就是中华诗教传承千百年来生生不已的力量。”

  叶先生十分重视中国古典诗词的基础教育。在温哥华、台北、天津等地,叶先生都教过幼儿园小朋友们学古典诗词。前两年,张静曾协助叶先生给孩子们编写过一本古诗词书,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近来,叶先生作为顾问又指导编撰了《好诗咏相传》。

  “先生认为,古诗是声音和情义的结合,其中内涵需要我们发掘探索,不能只靠背诵记忆。”张静说,先生现在也一直在整理她讲课的录音及书写的手稿、书信等。

  2018年9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正式颁布,中华经典诵写讲相关活动也提上日程。

  为纪念叶先生回国执教40周年,中宣部和教育部一致把中华诗词传讲大赛命名为“迦陵杯”。“一方面是向叶先生致敬,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传讲大赛,把诗词里感化人心的情义、人生的感悟,以及生生不已的力量发掘出来。”张静说。

  “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张静表示,作为叶先生弟子,自己也应该有这样一种责任把薪火传递下去。(完)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