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18万欧元,华人生意合伙人为何闹上法庭?
中国侨网3月17日电 题:月入18万欧元,生意合伙人却闹上法庭!海外赚钱不注意这些,分分钟入坑!
漂泊海外,做点小生意成为不少华人的谋生手段。
但有些华人或因为触犯法律法规、或因为不注意某些小事,分分钟掉入“倒霉”陷阱。
近来,网络曝出,西班牙加利西亚法院开庭审理一桩经济纠纷,而涉事主角是两名华人和一名本地西班牙人。
此前,两名华人与这名西班牙人合股做生意,把奥伦塞一家电影院改装成了一座大餐馆。
事发前,餐馆的生意还算红火。据称,在刚开业没多久的圣诞节期间,一个月就进账18万欧元。
可能是为了少交点税款,两位华人想“耍点小聪明”记账,而Rodríguez则明确反对。
但这未能阻止两位华人合伙人行动。
在餐馆会计的支持下,餐厅55%的收益纳入帐面,而剩余的45%则作为黑帐,并没有出现在上报给税务局的帐面里。
这一操作可能让西班牙合伙人吃亏了。
在起诉中,他表示,由于华人的暗箱操作,导致他直接损失5万欧元。
西班牙人以伪造证件罪和欺骗税务局为罪名,将两名华人告上法庭。
这样一来,不仅影响到餐馆生意,两位华人也可能面临刑罚。
雇佣“黑工”,在海外华人生意圈里也屡见不鲜。
一方面,华人老板们可以省点雇佣费,另一方面“黑工”们也可以赚点生活费,借此缓解下经济紧张。
但在国外严打“黑工”的情况下,商家一旦触碰雷区,就会“吃不了兜着走”。
据媒体报道,此前,意大利费拉拉波尔托马焦雷(Portomaggiore)警方对当地的一家华人工厂进行突击检查。
检查后发现,该工厂内存在“黑工”(有两名在意大利无合法身份的中国籍工人),警方勒令工厂停止所有工作。
而华人老板也面临一万欧元的罚款,最少6个月、最多三年的监禁。
为逃避缴税,使用假发票也成为不少华人商家的“惯用伎俩”。
但使用“一时爽”,如若被查到,命运就有点悲催了!
此前据媒体报道,意大利拉文纳地区财政警察在税务审计检查中发现,一华人商店使用假发票,金额为50万欧元,以此虚报公司开支,偷税漏税。
最终,拉文纳地区检察官针对该华商使用假发票的行为以欺诈罪进行了起诉,并下令扣押了该华商工厂内的28台缝纫机和一辆汽车。
除去上述所提案例外,还有华商在被抽查期间妄图行贿招来罪行、压榨员工被投诉等案例,也时常见诸报端。
因为违反法律法规,华人经营者受到处罚,无可厚非!
但另一方面也在提醒着我们:不守规矩的事儿,不能干!不然一个不小心,分分钟入坑!
当然,因为海内外风俗习惯、法律法规差异,还有一些在华人看来可能不注意,但很可能为自己惹上麻烦的小事儿。
华人老板小徐在西班牙马德里开了一家首饰店,为了减少广告费用开支,他们通过散发传单的方式来宣传自己的生意。
然而不久之后,他们却意外收到市政府寄来的罚款通知单。理由是小徐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将广告张贴到了公共场合,违反了当地法律。
还有一位侨胞在马德里经营糖果店。因为在自家店门口放了几个废纸箱,也收到市政府的罚单,称其严重影响市政环境并造成道路拥堵。
....。。
海外做生意本来就不容易,谁都不想摊上事儿。
如若违反法律法规,或者一个“不经意”错误做法,轻者会影响“钱包”,严重的还可能为自己招来“牢狱之灾。”
无论在哪,小侨都希望大家能够自觉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同时了解当地的一些特殊风俗习惯规定等。
毕竟积极融入,才能“和气生财”嘛!
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 (ID:qiaowangzhongguo) 作者:马秀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