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太平洋铁路建成150年 中国摄影师第十次探华工足迹

中国侨网4月12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150年前修建的美国太平洋铁路凝聚了大批华工的血与泪。中国摄影师李炬曾在过去七年九次沿华工修建路段拍摄照片,挖掘这段历史。4月中旬,他即将从这一路段起点沙加缅度到终点盐湖城,开启他第十次探寻。
李炬这次来美国加州湾区,首要的行程是参加11日在斯坦福大学举行的铁路华工纪念活动。2012年,当他得知斯坦福大学成立北美铁路华工研究工程项目后,随即给项目发起人之一、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家张少书发邮件表示,愿意将自己拍摄的铁路照片与学者们分享。项目组欣然邀请他加入。
说起拍摄这段铁路的缘由,这位退休的IT工程师说,是一个偶然。李炬说,他对历史题材很感兴趣。2010年以前几乎已游遍了美国。偶然间,他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做另一个历史题材研究时,看到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官方摄影师哈特(Alfred A·Hart)所摄的364幅立体照片。“中国人给美国建铁路?我完全不知道有这样一段历史。”他当下便决定重走这段铁路。
在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和策画,他于2012年开启寻找历史照片之旅。在随后的七年时间,他沿路自驾,几乎走遍了所有和该铁路交叉的公路,并沿铁轨探寻哈特照片中的地点。
学计算机出身的他擅长用工程的手段判断历史照片,通过学习历史影像学,他能判断出哈特的照片是在当天什么时段拍摄的。他选择同样的季节,同样的光纤角度拍摄对比照,“你可以看出水土流失、建筑,甚至人们服饰的变化”。
李炬说,华工修建路段途径的荒漠盐碱地干燥酷热,内华达山上的暴风雪,他都经历过,“不去实地走,不可能对当时险恶的自然环境了解那么深。”他仍记得第一次和夫人探访铁路时在唐纳关遇到狂风暴雪,陷在雪地里出不来,但沿途风光之秀美也不断激励他继续探寻。
李炬说:“有些古树生长了100多年后还在那,我感觉是在向华工致敬”。
如今,他拍摄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比如拍摄视频,以及用无人机高空俯拍。对于第十次探寻之旅他充满期待:“因为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梁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