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新西兰华人创办华社服务中心 20年服务超40万人

2019年11月04日 13:25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11月4日电 新西兰天维网日前刊载文章,介绍了新西兰华人王玲娟的故事。20世纪90年代,王玲娟创办了新西兰华人社区服务中心(下称“华社服”)。从账户余额只有120新西兰元的社区服务小分队,到资产及财政管理在新西兰慈善领域领先的大型慈善组织,20年来,这个从车库里走出来的华人慈善组织的影响力已经遍布新西兰,而王玲娟也因此获颁新西兰“女王服务勋章”,被许多人称为“平民英雄”。

  文章摘编如下:

  “第一间办公室是我们家的车库”

  王玲娟属于最早一批移民到新西兰的华人。20世纪90年代,华人移民群体非常小,受到的关注度非常有限,当时,新西兰政府也没有相应的移民服务机构,为这些新移民提供帮助和支持。因此,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华人群体想要融入主流社会难上加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玲娟就萌生了创办华人社区服务中心的想法。1998年,她联系几个英语学习班的同学,几人自掏腰包,每人凑了20新西兰元做组织开销。开始时的华社服以王玲娟家的车库为办公场所,以个人电话作服务热线,靠报纸和口碑进行传播,去帮助有需要的新移民,而语言难、求职难、老人孩子、家长里短,都是他们的服务范围。

  20年的发展,华社服的服务对象已经从最初的奥克兰南区华人,扩展到了整个奥克兰的华人,甚至还包括了日本人、韩国人等亚裔群体,服务记录超过40万人次。王玲娟已经记不清帮助了多少人、解决了多少问题,但她认为,在这些表象背后,真正需要改善的是整个新西兰社会对华人群体的关注。

  “我们推动了新西兰教育政策的改变”

  1999年,有一个来自广东的父亲打电话给华社服。原来他在新西兰的一个学区买了房子,但学校却因为孩子英文不好拒绝接收,即使他拿出大堆的奖状证书,也还是被校方拒绝。这并不是个例,当时,大量的华人学生因为语言问题无法在所属学区内顺利入学。

  “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孩子,学习起来那可不是一般的勤奋。”王玲娟表示。随后,华社服不断向当地教育局局长反馈,后来教育部门更改了政策。以后凡是住在学区的孩子,无论英文好与不好,学校必须接收,同时新西兰教育部也会为学校提供资金,支持新移民的孩子学习语言课程。

  “我不是英雄,他们才是”

  大部分新项目在推进初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政策上的困难,但在王玲娟看来,这些问题的背后关乎于社会公平和人权,这也成为她为华人新移民争取公平权利的准则。现在的新西兰对于新移民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而华社服亲眼见证了这些历史性的变化。

  在很多人眼里,王玲娟绝对称得上华人界的“平民英雄”这个称号,但她却认为,那些默默对社区做出贡献的人才是真正英雄。比如华社服的员工和志愿者,每天坚持去公园喂鸡群的老太太,身患癌症还坚持做义工的记者等等。

  “‘买一赠多’是华社服员工的特点,一个人成为这里的员工或义工,他的一家人都会自愿加入到服务工作中来,我觉得他们每个人都很伟大,他们才是真正的平民英雄。”王玲娟说。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