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回乡见闻:静悄悄的大上海,战“疫”正在进行时
中国侨网1月30日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目前在中国国内许多省市持续发展,一位澳大利亚华人讲述了他在上海的所见所感,文章摘编如下:
笔者出国前在上海防疫系统从事医学病毒性流行病的病原学研究,今年春节专门从海外飞回国,陪伴住在上海崇明区的姐姐过春节。山雨欲来而身处其中,有机会以一个行内人的感受来见证一下上海的有条不紊和民众的整体素质。
本来这次回来之前与华师大的教授好友约好小聚一下,但是到了上海一看这个态势,我们就相互约定过一阵再说。不仅是他,以往每次回沪总有一些好朋友是要聚聚,但这次大家都感觉减少聚会更好。如今上海人之间相约有事不用面叙,而是微信里沟通搞定。春节的微信问候祝福语多是身体健康,百毒不侵等等。很多朋友相互提醒戴口罩,注意安全,不出去旅游,不去公共场所,而是趁这个机会在家休养身体,多陪伴家人,享受天伦之乐。

我最忙的朋友在家乡区卫健委:今天晚上去市区卫健委开会布置任务,明天又要去虹桥送援武汉医疗队,还有团队工作协调等等。做医生护士的朋友们好像很多都在值班加班,很忙很忙。
我没有体会到这个城市里的普通人有多少恐惧感,生活依旧如常。疫情发生后,市卫健委迅速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落实专业流行病调查梯队、医疗救治团队,加强药械和检测试剂储备等应急保障,并制定了《上海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综合防控工作方案》。
对于上海这样的城市,政府方面认为,疫情早期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是肺炎输入性病例的防控工作,对重症病例、聚集性疫情和医护人员感染病例严密监测,一旦出现疑似疫情,第一时间规范及时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上海市政府的疫情防控通知指出,上海总体指导思想是依法依规、属地管理、完善机制、合理应对、依靠科学、有序有效、公开透明、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应对疫情。目前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并着力落实全市联防联控机制。
正像市政府文件强调的,上海以科学的态度、严格的措施,踏实的行动来防范抑制大规模疫情发生。看似低调的上海,其实做了大量仔细有效的工作,从专业的角度看,其考虑、布局、落实全面周到,招招到位。

深度了解上海战“疫”举措后,作为一个曾经的业内人士,笔者顿生一份由衷敬意。笔者回程中从进入上海市区到出上海被检查了四次(进入上海市区高速出口测温,进入汾阳路小区被门岗大爷盘问,进入居住楼隔壁阿姨马上出来关注,进入机场又被测温),由此足见上海监控的力度与效率。
观察上海抗疫,笔者印象深刻的是上海以民众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应对依法,讲科学,冷静理性,有条不紊的进行。在确保城市公共安全的同时,也考虑到维护城市各种正常功能,社会经济秩序的平稳运行。
年初三,我到了结束假期回澳大利亚的时候。当天上海阴云层层,往年这个时候,马路上很热闹,今年一路上空空荡荡,几乎没有什么行人车子。直至到了连接崇明与上海的长江大桥入口。只见上海至崇明方向的大桥出口处有几公里的车子在排队,身穿防疫保护服的工作人员仔细检查进入崇明的车辆,为被检车辆内的每一个人测量体温。

我们在隧道里大概等了一小时多,司机后来绕道通往机场的高速公路,由浦东进入市区。
到达机场门口外,看不到人与车流,进入大门正对着我们的是测温仪及全身保护的工作人员。


上海再见,我为你自豪骄傲!上海保重,在这个困难时刻。所有的磨难都会过去,安康幸福终属我们大家!(张智森, 2020年1月29日于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