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第二波疫情将至 欧洲准备好了吗?

2020年09月23日 10:16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新冠疲劳”防控松懈 流感季节叠加风险

  第二波疫情将至 欧洲准备好了吗?

  对一些欧洲国家来说,第二波新冠疫情似乎已经近在眼前,多国纷纷恢复强制佩戴口罩、限制聚集活动人数上限甚至封城等措施,并升级旅行限制。

  欧洲国家在上半年经历疫情高峰后,曾经在一段时间内成功控制疫情,如今为何疫情又卷土重来?

  处于疫情临界点

  上个周末,不少英国人在社交媒体晒出超市货架空空的照片。有人发现,伦敦一家超市几个冷藏柜里的食品以及货架上的早餐麦片已经所剩无几。而在英格兰地区的米德兰兹,一家乐购超市的厨房纸巾和卫生纸成为抢购目标。

  这种情形似曾相识,英国3月暴发疫情时,不少地方就出现恐慌性购买。如今面对每日新增病例达6000例、多地感染和住院人数攀升,首相约翰逊表示,英国出现第二波疫情“不可避免”。卫生大臣汉考克直言不讳,英国正处于疫情临界点,如果民众不遵守防疫规定,政府可能在全国二度封城。

  面对困境的不只是英国。作为欧洲疫情最早反弹的国家,西班牙目前也是欧洲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确诊病例数超过64万人,超过3万人病亡。其中马德里疫情最为严重,单日新增病例数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已经对近100万人口实施局部封城。

  法国和德国形势也不乐观。法国确诊病例突破45万例,疫情高风险地区增至55个省份,巴黎大区和蒙彼利埃两地已经启动应急方案。德国19日单日新增病例2297例,为4月以来最高值。

  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克鲁格警告,欧洲正面临严峻形势:过去两周病例增加10%以上,7个国家病例翻番,上周新增病例已经超过3月高峰期。

  年轻人“无知无畏”

  这次,欧洲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一部分原因是检测水平提高。根据牛津大学研究,3月底德国每天进行约2万次检测,现在已达到惊人的15万次。法国现在每天14.4万次检测,西班牙8.9万次。

  一部分原因是政策协调性不够。例如比利时有最严格的戴口罩政策,但是只要越过边境到荷兰购物就可以摘下口罩。德国病毒学家奥斯特豪斯指出,“有必要在欧洲定义一项中心政策”,但“问题是谁来做”,因为欧盟在协调各国卫生措施方面权力很小。

  更多分析认为,不少欧洲国家已经出现“新冠疲劳”,疫情防控松懈。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欧洲年轻人似乎难辞其咎。刚刚过去的暑假,欧洲公园、海滩、饭店和酒吧到处是年轻人。这些年轻人的行为反映了一种在欧美广泛流行的观点:新冠病毒对年轻人影响相对较小。但世卫组织表示,欧洲大部分新增病例年龄为25至49岁。

  欧洲年轻人呈现出令人惊讶的“无畏”,原因何在?

  一是蔑视科学的“反智主义”,使部分欧洲年轻人缺乏对新冠病毒的认知。口罩已成为越来越多西方民众的日常,与反口罩和反封锁有关的脸书主页近日却在增加。据英国《卫报》调查,脸书上5个反口罩主页的粉丝从8月初的4.7万增至6万,增幅达28%。

  二是网络虚假信息和一些政府前期不够积极的抗疫表现对欧洲年轻人产生不良引导,社会的无知和偏见也被放大。伦敦大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疫苗计划负责人拉森说,对政府的信任降低可能助长怀疑论,而反对新冠疫苗的人正在利用这种不确定性。

  专家指出,在消除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控制疫情的要素中,年轻人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年轻病例激增给欧洲各国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作为就业主力军,年轻人倒下将影响欧洲经济运行甚至将来的劳动力储备。

  流感季双重考验

  需要担忧的并非只是欧洲,随着秋冬流感季节到来,全球不少国家都面临“流感叠加新冠疫情”的双重考验。

  韩国人决意背水一战。韩媒报道,韩国已发现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双重感染的病例。韩国疾病管理本部中央防疫对策本部长郑银敬表示,韩国已处在第二波病毒控制下。在南亚,印度仅用不到两周时间,累计确诊病例就超过巴西,成为全球第二,可谓挑战重重。

  欧洲的情况是个警示,疫情中没有捷径。哈佛大学卫生政策研究员托马斯指出,各国政府和民众应该克服“大流行疲劳症”。

  同时,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见良知、责任与担当,也照见傲慢、偏见与无知。抗击疫情,成本考量无疑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考验每个国家治理体系的运行能力,但面对生命,道德驱动应当超越利益计算。非常时期,在国际交往中更重要的是摘下“有色眼镜”,守望相助。

  首席记者 吴宇桢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