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中新时评:镜鉴深圳经验 合力续写“不朽香江名句”

2020年10月18日 15: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镜鉴深圳经验 合力续写“不朽香江名句”

  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结了深圳发展的十条经验,并提出六项使命。观察人士认为,镜鉴深圳经验,擘画未来蓝图,对香港有重要启示。

  40年来,深圳成就举世瞩目。被视为“导师”的香港,既是见证者,也是推动者。无论是早期港商直接投资、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还是近年“香港研发、深圳转化”等探索,皆因深港交流合作,优势互补。

  近年来,在深圳快速发展的同时,香港因政治、社会纷争等,经济一度裹足不前。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有人担忧香港被全面“超车”,甚至在国家改革开放中的作用被深圳取代。

  香港有识之士指出,与其担忧“被取代”,不如多思考如何把握机遇,踏实前行,携手深圳共创双赢。

  外间普遍认为,深圳的飞速发展,心无旁骛、敢闯敢试为人先等,是重要经验。这与港人崇尚的狮子山精神,也有共通之处。

  曾几何时,一代代港人刻苦拼搏,自强不息,同舟共济,令东方之珠闪耀世界。看到深圳卓越成就,关心香港前途的人士呼吁,不能忘记龟兔赛跑的故事。

  长期以来,特别是香港回归后,国家对香港发展的支持,不遗余力。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是对香港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拓展经济新增长点等,注入强大动力。

  当前,在常态化防疫形势下,国家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香港是重要节点和枢纽。

  习近平在此次庆祝大会上表示,深圳要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这对深圳寄予厚望,对于同为大湾区中心城市的香港,也是机遇。

  香港在“一国两制”之下,享有“一国”之便和“两制”之利,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在会计、法律、会展等方面,仍具优势。

  作为大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未来香港究竟能提供多大动力,首先要由香港各方各界来回答。

  如,推动粤港澳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香港即大有可为。

  尽管在香港这个多元社会有人声称“香港被规划”,甚至为反对而反对。但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越来越多项目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地,发展红利逐步显现,越来越多港人积极参与其中。

  与此同时,深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过程中,料将有各种创新举措陆续推出。深港深化合作,将进一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

  “抛弃区分求共对。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观察人士认为,在国家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香港社会各界若能齐心合力,把握机遇,必能续写“不朽香江名句”。(完)

【责任编辑:韩辉】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