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日本政府开放了中国游客日本“自由行”以拉动消费

中国侨网消息:据日本《东方时报》报道,7月1日,日本开始接受中国公民个人旅游签证申请。这意味着中国游客日本“自由行”成为可能。有相关人士认为,这是日本此举意在借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振兴日本时下不景气的经济现状。
为什么中国游客在日旅游消费的权益屡遭侵害?
《东方时报》上期刊载了独家采访并撰写的《中国大陆游客在日被“宰”内幕》一文。文章一经刊出便受到了日中两国的广泛关注。连日来该报编辑部接到了读者就此文打来的热线电话近上百通。中国侨网在第一时间转载了此文后,网友通过网络就中国大陆游客在日被“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足以见得中国民众对自身权益的关注意识之强。
记者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采访和了解之后得出结论,在日本的所有服务行业和零售行业的经营者简以量化做90%以上都是守法经营坚守诚信的。“无良”者仅占不足以10%,可惯以称之为“个别”现象。对于此“个别”现象有乐观者认为这不足以影响到“主旋律”日本大的商业环境还是好的。但是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这样的“个别”现象绝非偶然、孤立存在的。正如前文所陈,这样的“个别”现象正在日本蔓延,所谓的“潜规则”正在蚕食着日本的旅游业界。是什么成就了“潜规则”在日本的蔓延?究其原因,尽管我们总试图回避,但是却又无法回避。潜规则的始作俑者及实施者便是我们的国人,是那一小部分“耻感”缺失的国人。他们在潜规则中“回扣”的驱动下,在异国他乡损害着同胞的利益。
就在记者撰写本稿时,接到了一位东京某大学中国留学生小康打到该报社的电话。在电话中小康告诉记者,在来日本攻读硕士学位之前,他曾是国内一家知名旅行社的导游。生性率直坦诚的他实在无法适应旅游业界的“潜规则”在入行不到两年后,毅然辞职远赴东瀛寻找自己的梦想。
这样的“潜规则”之所以能够蚕食日本旅游界,根源还是钻了日本政府对外国人消费权益保障缺失的空子。
小康讲,中国游客在日本被“宰”这其实与日本游客在中国被“宰”的手法一样。只是所不同的是,在中国日本游客被“宰”也是由中国导游“操刀”完成。他认为游客随团旅游被“宰”是必然的。据小康介绍,现在中国大陆的旅游界的状态很不理想。可以说,他们之间的恶性竞争已经达到了“自我毁灭”的程度。现在大陆旅行社的导游基本没有“底薪”,他们的收入只能从旅游团里“索求”了。
据小康透露,大陆的旅行社都是在“买团、卖团”。旅行社先通过广告招来顾客组成团。导游们为了能够接到团,不惜把承包价越压越低。这就是游客们在各种媒体上常看到旅行社低价线路的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游客怎么能不被“宰”呢?
根据这个团的平均年龄、职业、出国目的和家属是否同行等“参考指标”将这个旅行团划分等级估出价格,再承包给导游。通常情况下,商务考察团被“卖”出的价格最高,因为这样类型的团,团员多是由“成功人士”组成。这样的消费群体往往“只买贵的不选对的”自然这样的团回扣就会很高。所以这一类型的团被卖高价就不奇怪了。
当记者向小康了解什么是卖不出去的“团”时,据小康介绍,由中老年夫妇组成的团一般会令旅行社很“头痛”。这样的消费人群,消费观念十分谨慎。在娱乐、购物方面很难诱导他们被“宰”。往往买到这样团的导游,多半是要“赔钱”的。这也是在旅游投诉为什么多产生在这样的旅游团的原因。
小康坦言,不论是国内游还是国际游,只要是游客报团旅游,十有八九都是要被“潜规则”的。其实手法都一样,不论在哪里,对于“潜规则”来说,那只是换了一个“景点”而已。这样的“潜规则”之所以能够蚕食日本旅游界,根源还是钻了日本政府对外国人消费权益保障缺失的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