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加拿大《环球华报》报道,子女教育,一向是中国人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教养”一词更加突显了这一传统,人们认为“教”重于“养”。不少中国移民背井离乡来到加拿大,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下一代得到更好的教育。不过,即使是在加拿大出生的人士,对加拿大的教育体制也并不完全了解。望子成龙的华人家长为子女择校甚至效法孟母三迁。
多数华裔家长崇尚名校
“上当了!真是岂有此理!!”一心想让女儿进入西温名校的郭太太,花了几百万加元在她心仪的名校附近购置了物业,举家从温西迁往西温。不料,在他们欢天喜地带着女儿前去注册报名时,却被告知,在重新划分学区之后,他们所住的地段已经不在该校招生的范围之内了。这一消息,对于郭家来说,无疑于晴天霹雳……
在加拿大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资深教育顾问黄紫雁对该报记者说,像郭太太这样为子女选择名校而投资物业的现象十分普遍。
“在我这七、八年时间所接触到的华裔移民家庭当中,有90%以上是十分注重子女就读学校排名的。”黄紫雁指,许多华裔移民家庭是根据自己心目中学校的地段来寻找居所的,不少华裔家长在移民之前就已经对大温地区的学校排名了如指掌。
望子成龙效法孟母三迁
战国时期,孟母为了让儿子孟轲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三度搬家,最终令孟子成为一代宗师。现在,不少加拿大华裔移民家长也效法孟母,为了找一个适合自己子女的学校不惜多次搬迁。
“家长为了子女寻找心仪名校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黄紫雁提醒道,“新移民不要太冲动而急于置业。”她建议家长们可以先采取租房或向朋友借宿的方式,让孩子尝试一段时间,看看这家学校是否真正合适。如果真的不适应,转校也比较灵活。
上面提到的郭太太一家,因为根据没有及时更新的网站资料购买了不在名校学区内的房子,造成了自己两难的局面。“所以,如果希望让子女上自己选好的学校,最好是先到学校局去咨询一下,看看这所学校的招生地段的准确资料,以免造成误会和失望。”郭太太再三提醒移民家长。
名校并不一定适合自己
不过,并非子女进入名校就万事大吉了。
处于温哥华西区的丘吉尔中学(Sir Winston Churchill Secondary School),是许多华裔家长心目中的名校,在历年学校排行榜上成绩斐然。来自广东的冯太太就是听了不少人推荐这所学校,才卖掉本那比的大屋,在温哥华西区租了一间公寓,让曾在北本拿比中学就读的女儿转到丘吉尔中学。
本来认为一偿心愿,可以放心让女儿在名校接受教育,“但是事情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冯太太说,“我在中国的时候,十分害怕女儿受不良风气影响,染上追求名牌和互相攀比的坏习气。希望她在加拿大上学可以远离这种环境。”
不过,冯太太对我们说,没想到,女儿上了丘吉尔中学,这种担心又来了。她说,现在的丘吉尔中学,差不多90%的学生都是亚裔的,华裔更是占了绝大部分。“这里的攀比风气十分严重。”冯太太说,从家长到学生,大家都在攀比谁家住的房子更大,谁家开的车更好,谁拥有的名牌衣服最多。她说,“更可怕是,老师也用这样攀比的眼光看待学生。试问这样的环境如何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