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每天看,你会不会被数字吓到?
不会。而且数字敏感度会更高,很快就能抓到重点数字。仔细研究重点数字,决策会更精准。当你看到一个数字会吓到,比较容易乱做决策,而且一家公司若一直有令人惊讶的数字,表示这家公司的营运很不正常,必须留意。
数字v.s.管理
Q:你会把看过的数字都记下来吗?
对。我为什么愈来愈重视数字?因为我想授权,但我授权时,会担心无法衡量这个人、这个事业做得好不好?所以我开始运用数字做管理。一个人处在安全期愈久,愈喜欢运用“营运正常”、“获利不错”、“士气高昂”之类的形容词,但对我而言,形容词是无意义的,无法真实描述营运状况。
我要求自己背住所有与产业、营运、工作相关的数字。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前一天的数字报表,包括每个品牌、每家店的顾客满意度、顾客抱怨数、营业额。即使没有进公司也请秘书传前一天所有品牌的营业总额简讯给我,否则会心神不宁。因为没有抓到前一天结账后的所有数据,根本无法知道今天的状况好不好。
Q:你带领部属也是这种方式?
我给下属的指示都是数字,形容词不具意义,大家会不知如何遵循。我发现我给的数字愈详细,员工愈清楚知道目标。例如我提出获利率17.5%的目标,如果达到就有奖赏。而不是说:好好做,年底有赚钱就给大家好处,但到底什么叫有赚钱,什么叫没赚钱,大家根本搞不清楚。
同时,主管贡献度也用数字管理,每个人都可以帮每位主管打考绩,从0~100分,每5分1格,再累计所有分数算平均值。大家好奇,我这个董事长领导得好不好?今年我的分数是89.16分。
Q:投票是王品集团内部常用来决策的方式,也跟这有关吗?
这也是数字管理。例如王品的股权合一政策是投票表决成立,177位股东,3人反对,174人赞成,最后决策时,大家都会心服,没有数字就没有说服力。
投票是王品的特殊文化。开会时,秘书会拿一大迭报废纸裁成的小纸片进会议室,当提案没有共识时,立刻不记名投票,这样决策就很公平,较不易失误。
Q:每项制度都要用数字管理,会不会让管理制度越来越复杂?
不复杂。只要写好程序,这些数字都是计算机在计算,隔天一早就知道。而且数字会让人心更纯净,组织、领导简单化,以前要用形容词、表面文章向大家证明,现在都不用做无谓的邀功。
Q:那你怎么看待对数字不敏感的员工?
他不会高升。在teamwork时代,即使个人工作能力很强,没有数字,会降低说服力,也很难领导部属。
数字v.s. cost down
Q:不景气当头,大家都在谈抓漏、节流,这方面你必看的数字是?
我们给各个品牌明确的成本占比数字,包括食材、福利、人事、租金、税金、总部费用等成本,各有其占比。店长可加加减减每项占比比例,但最后加总数值要符合规定,若当超出或少于规定时,就算是“不当金额”,总部会直接算出金额数。
举例来说,这家店不当金额比例是3%,不当金额是26万8千元,具体金额可促使店长警惕,因为他的管理不当,让店的营运成本多出这么多。不当金额也可能有负的,但最好是零,分店不能因为要降低不当金额,偷工减料,或减少店铺人数。
Q:当你发现不当金额出现,会怎么做?
我会做各品牌比较,例如西堤这些比例加起来是72%,陶板屋是68%,西堤就要检讨为何会如此高。
此外,每个品牌每个月有5项报表,用来检视品牌总经理的绩效,包括分红金额、0800通数、获利率、投资报酬率、营业额等。我们将这5大项数据化成相对的指针值、排名,大至各品牌,小至各分店,我都能清楚知道谁表现好……。 (来源:台湾《Cheers杂志》, 作者:王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