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环球旅游

旅日学者:中国人赴日“赏樱热”不只是因樱花美

2016年05月13日 14:54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
字号:

  《日本经济新闻》5月13日发表旅日华人学者张石的文章,原题:中国人“爆赏樱”不只是因为樱花美 中国来日游客在3月份达到49.81万人,比2015年同期增长 47.3%,估计4月份还会爆增。这几年,一到樱花盛开的季节,中国人都会大量赴日,和日本人一样观赏樱花。2015年赏樱的游客同比暴增1.5倍,使日本首都圈酒店人满为患,价格比淡季上涨3倍多,甚至使日本出差商贸人员因客房太贵难以住宿。上野观光联盟表示,每年来上野公园赏樱的人约200万人,2015年外国赏花客占40%左右,2015年达到了50%以上,到处都是讲中文的人。最近继中国人“爆买”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有关中国人赴日旅游的新词“爆花见”(赏樱热)。

  为什么中国人变得和日本人一样喜欢樱花?这仅仅是因为樱花美吗?

  中国旅游网“知乎”上有人贴了一个贴子说:“在中国不能看樱花吗?为什么非要去日本?” “前段时间爆出去日本抢马桶盖事件,今日又爆出中国人赴日本看樱花,将房源爆仓,请问,我们是否可以建一个大型的樱花世界!让国外人到中国欣赏。”

  而网友们的回答很有趣:“你是来搞笑的吗?旅游为的是体验,中国和日本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去日本不是真为了看樱花本身,而是看‘日本人怎么看樱花’这个文化标签。 ”“旅游图什么?不就是图个氛围吗?”“题主你觉得结婚只是为了性吗? ”

  网友们的回答涉及了他们来日赏樱的的心理,也就是说:中国人来日赏樱,不只是因为樱花本身,而是因为樱花是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一种中国所不具有的异国体验。

  中国也有许多地方有樱花,北京玉渊潭公园有2000多珠樱花,有20多个品种,分早樱和晚樱两个系列;上海植物园也有日本晚樱、东京樱花、豆樱、八重红大岛樱等20多个品种,樱花到了春季铺天盖地地开放,顾村公园、青海路、同济大学、黎安公园、鲁迅公园、中山公园都有樱花;广州百万癸园有十几种樱花;武汉大学校园也有早樱、晚樱、红垂樱等十几个品种的樱花。

  但是到日本去赏樱,与在中国赏樱是完全不同的。在日本,赏樱是一种全国性的审美与文化体验运动,在世界上绝少有哪个国家像日本这样,因为一类植物的开花引起如此的全民性的兴奋,全民性的观赏,全民性的移动。

  日本的樱花,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现象,而是日本人缔造的人与自然最广泛地融合、共生的审美活动和文化节日。有人认为:樱花的美在于它如云如潮的聚会与连绵不断,众花云集,时而如百川归海,时而如飞瀑倒挂,就是零落凋残,一片一片的花瓣也相依相连,铺就绵绵不断的花的甬路。樱花之所以成为日本人心目的国花,是因为它“以群为美”,这一特征也和日本“群体文化”的特征吻合。的确,樱花除了特别适应日本的风土,几乎在日本全国都可以栽种外,也是日本人在有意无意中塑造的一种文化,而之所以说樱花是“文化之花”,是因为樱花并不是自古以来一直就是日本国花般的首屈一指的花。

  “在奈良时代编撰的《万叶集》中,约收录了4500首和歌,其中有1500首吟咏植物,所吟咏的植物种类达160种,如果按照所吟咏的多少来排列,举出10种植物,则为萩、梅、松、桔、苇、菅茅、芒、樱花、柳树、白茅。梅花也和樱花一样,是日本人自古以来喜欢的花朵,人们对‘《万叶集》里究竟是吟咏梅花的和歌多,还是吟咏樱花的和歌多’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而在《万叶集》中,吟咏梅花的和歌为118首(一说为119首);而吟咏樱花的和歌为40首,梅花比樱花多。

  到了平安时代编撰的《古今和歌集》,事情发生了逆转,《古今和歌集》中吟咏樱花的诗大大超过了梅花诗,梅花诗为28首,而樱花诗为61首。

  从奈良时代过度到平安时代的时候,梅花和樱花的地位发生了逆转,所以人们说:‘谈到“花”时,在奈良时代是指“梅花”,而在平安时代是指“樱花”。’”

  而据日文《维基百科》中的“樱”的词条,“丰臣秀吉曾令醍醐寺(京都)种700株樱花,庆长3年3月15日(1598年4月20日)率领近亲和诸大名举行了盛大的观赏樱花大会(醍醐赏花)。

  江户时代,随着河川的整备,为了护岸和美观,在河岸种植柳树和樱花,使樱花的园艺品种开发也大大进步,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樱花。到了江户末期,已有樱花300多个的品种,明治维新以后,更加速了在更多的地方植种以染井吉野这一品种为主的樱花。”

  而现在日本的樱花“园艺品种多,古来对花瓣的数目和颜色、开花的形态等进行改良,培育出许多园艺品种,在日本,包括原有品种和杂交品种在内,有600种以上。”

  由此可见,樱花景观的产生,是一种日本人按照自己的文化性格塑造的文化景观,樱花观赏首先体现了最广泛地存在于日本人心灵中的热爱自然的精神,这种人文与自然融合的文化活动--赏樱花围绕一种植物在同一个季节举国展开的情景,恐怕在其他任何国家都看不到;二是赏樱体现了日本人对象征着日本“群体文化”的樱花的文化回味,这里有审美,更有民族性的升华,对天地万物的感谢和节日般的愉悦。中国有樱花,但是没有“樱花文化”,而旅游,主要的目的就是体验一种没有体验过的异国文化,赏樱旅游,更是感受一种无处不在的美感的围,学习在这种参加人数最多,遍及范围最广的最大规模的审美活动中日本人的礼仪美、秩序美和精神特征,这也许是中国人喜欢樱花的更主要的原因。(作者:张石)

  张石 简历:1985年,中国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院毕业,获硕士学位。1988年到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4年到1996年,东京大学教养系客座研究员,现任日本《中文导报》副主编。著有《庄子和现代主义》、《川端康成与东方古典》、《樱雪鸿泥》、《寒山与日本文化》、《东京伤逝》、《孙中山与大月薰—一段不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编辑:齐倩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环球旅游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