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点心更是文化名片 和果子:跟着四季走

做了50年的和果子、培养了一众弟子、致力于和果子普及的果匠京山店主佐佐木跟本报记者分享了作为和果子大师的心得。
所谓和果子,指的是日式糕点。经过数千年发展传承,日本人早就已经将和果子变成自己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日式糕点总会让人联想起日本四季变换、悦耳动听的名称和淡淡的香气,凸显日本文化中的纤细敏感。
佐佐木从15岁进入和果子行业,20岁开始凭其卓越的技术在业界崭露头角,并在明治神宫的祭祀仪式上献艺,成为和果子界的权威。回忆起刚入行,佐佐木拜师于高山良介门下,5年间他比所有人都要早到工作地点,努力研习制作和果子的精髓。之后来到东京继续研修,在20多岁时便成为和果子名铺的生产负责人,30岁时拥有了自己的店铺——“果匠京山”。
悉心观察日本的自然景观,基于洞察力做出来的和果子才是好的。符合四季的“炼切”(和果子中的一种),根据月份每月需要准备6种,比如都是花卉图案也会很无聊,需要平衡颜色和形状,这主要依靠和果子师傅对于季节的感悟。
佐佐木展示了和果子的制作过程,其动作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只一眨眼的工夫,一个名为“大和抚子”的淡粉色点心就完成了。因仰慕他的绝活而拜在他门下的弟子目前约有40人。
虽是和果子界的大师,但佐佐木依旧低调。凝聚着佐佐木的匠心、代表传统和果子手艺的“炼切”静静陈列在果匠京山的铺子内。如今的和果子不仅仅是甜甜的点心,更成为代表日本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折射出人们对自然的憧憬以及对生活的热情。
(本报日本东京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