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环球旅游

西政女学霸打败三万竞争者 赴非洲游学交流

2017年08月21日 12:24   来源:重庆晨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24名在坦桑尼亚游学的学生集体合影。 受访者供图
24名在坦桑尼亚游学的学生集体合影。 受访者供图

  原题:24名青年才俊游学坦桑尼亚 打败三万竞争者 拿到十万奖学金 西政女学霸非洲游学三周 

  到非洲游学,这是不少学生想去而又难以实现的梦想。21岁的西南政法大学学霸刘莹,从三万竞争者中突围,拿到十万元奖学金,在坦桑尼亚游学三周。

  日前,游学回来不久的刘莹,给我们讲述了她在非洲游学三周的经历。

  7月23日,辗转了三趟国际航班的刘莹到了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机场,当她走出飞机舷梯的一刹那,“感觉风从四面八方涌来,四周空荡荡的,头发也在风中凌乱,远远地能看到连绵的山。”8月16日,已经回到重庆的刘莹回想起第一眼的非洲,还是很感慨,“突然就到了那么陌生的地方。”

  坐上汽车,一路上零星的、矮矮的平房,让刘莹感觉自己真是到了非洲,“我们在阿鲁沙,房子比较多的地方,也就六七户。路况也不好,感觉只有主路是柏油路,其他路都是泥土,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就在阿鲁沙,拿了嘉士伯奖学金的刘莹,和23位来自全球各地的青年才俊会合,一起在坦桑尼亚游学21天。

教非洲小姑娘说中文。
教非洲小姑娘说中文。

  在儿童村教小孩说中文

  刘莹告诉记者,她在坦桑尼亚碰到当地人,“只要他们知道我来自中国,基本上都会用中文说你好、谢谢、再见,很友好。”之后她到儿童村教孩子们说中文时,“孩子们特别感兴趣,我介绍自己来自中国的时候,他们拍掌拍得可起劲了。”

  在三周的游学生活中,刘莹分别在坦桑尼亚的阿鲁沙、桑给巴尔岛、达累斯萨拉姆进行了游学活动,参观了咖啡种植园、马赛部落、花卉种植园、当地儿童村、曾经的奴隶贸易市场等。

  7月底,刘莹和小伙伴们,从阿鲁沙来到桑给巴尔岛,“当我们看到一辆没有车窗玻璃的大货车出现在眼前时,心里还想,不会是坐这车吧,结果还真是坐这辆车。把行李绑在车顶,二十多个小伙伴挤在狭小的空间,感觉就像印度。”在刘莹的手机里,还保存着小伙伴们在这辆大货车上睡觉的照片。

  发高烧后体验当地医疗条件

  8月1日,就在刘莹和小伙伴参观了野生动物保护区,又登上东非大裂谷的一座高山后,她生病了,发烧近39℃,完全说不出话,“山顶和山下温差太大了,山顶我穿了两件外套,围了两条围巾,都冷得发抖;山下正好是下午三点左右,又热得不行。”

  本想休息一下就好了,“结果我们领队非要坚持去看医生,因为第二天,我们就要去另一个地方,再加上怕染上其他疾病。也好,体验了当地的医疗环境。”刘莹说她去的医院有些像重庆的社区医院,“门诊花了70人民币左右,药只用了40块钱。”

  不会游泳 一天却两次“落”水

  在桑给巴尔岛,刘莹和小伙伴们看了海里的珊瑚礁,看了水下的红树林。听起来美妙的行程,刘莹却并不顺利。

  “一天两次掉水里。”原来,上午看珊瑚礁时,不会游泳的刘莹,虽然穿上了救生衣,“但还是怕,海浪打过来,我就漂在那里,完全控制不了自己,在海里呛了好几口水。”

  下午看红树林时,好奇的刘莹还没穿上救生衣,就站上只有80厘米宽、形似冲浪板的“船”。“可能我没掌握好平衡,直接掉水里了,我1米7,都站不到底,当时确实吓傻了。”刘莹说,好在两位同学联手把她救了起来。

  火锅勾起小伙伴们食欲

  游学过程中,刘莹还有意识地向海外同伴们推荐重庆,特别是小面和火锅等重庆美食,让外国同学们既吃惊又赞叹。

  “我带了40包辣条,被大家吃完了,我把火锅的照片发到群里,他们看了也觉得有食欲。”当然,刘莹也吃到了不少异国美食:丹麦的咸味糖、俄罗斯可以保存2个月的蛋糕、坦桑尼亚的香蕉汤和甜得发苦的蛋糕……

  离别赠言贴在背上写

  21天的游学,刘莹和小伙伴们有了深厚的友谊。离别前一天晚上,大家都依依不舍。“在吃晚饭前,我们有一个环节是写临别赠言,每个人背上贴一张纸,小伙伴们把各自的祝福和想法都写到这张纸上。”这张写满英文的纸,刘莹现在都是随身带着。

  一位来自亚美尼亚小哥哥的赠言是,“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一起去商场买东西的场景。”原来,这位亚美尼亚的小伙伴是一个砍价高手,“我们当时去买一些纪念品,他会给别人说,我在某某地方买过这个东西,买成多少钱,你要卖就卖,不卖我们就去其他地方买。我们俩互相配合来杀价,真的是一次特别的体验。”

  最后,大家还相约中国见。

  突破3万人重围 获得游学机会

  来自山东潍坊的刘莹,是个十足的学霸,在西南政法大学读行政管理的她,专业成绩排名第二,4次获得校级综合奖学金一等奖,还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院学生会主席,通过了钢琴、电子琴十级考试。

  今年,重啤股份与团市委合作,从3万名参加了“校园之春”活动的重庆大学生中,层层选拔出刘莹,成为2017年嘉士伯奖学金获得者。7月23日-8月13日,刘莹和来自全球的23位小伙伴去到了坦桑尼亚游学。

  正是嘉士伯奖学金支付了刘莹参加游学的机票、保险、疫苗、签证和日常开销等,总金额约10万元。

  游学小贴士

  暑期是海外游学的高峰期,刘莹也谈了自己的体会。

  对于那些想去坦桑尼亚游学的人,刘莹说衣服一定要带全,厚的,薄的,甚至泳衣都要带上。因为各个城市气候很不一样,温差很大,“在第一个城市要戴围巾,第二个就要短袖了。”另外,还要准备一些治疗感冒、拉肚子的药品以及免洗洗手液。刘莹说,当地干净的水资源比较匮乏,所以最好自备免洗洗手液,做好卫生。(罗薛梅)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环球旅游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