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领馆与巴西华人协会合办圣保罗侨界住宅安全讲座

中国侨网11月10日电 综合中国驻圣保罗总领馆消息,近日,针对侨胞的入室盗窃犯罪频发,驻圣保罗总领馆与巴西华人协会联合举办住宅安全知识讲座,圣保罗州民警刑侦局住宅偷盗抢劫分局局长赛伊格为圣保罗各侨团侨领、领事、警务联络官等讲解住宅安全维护措施。
赛伊格在讲座中通过大量视频、图片等资料,介绍了近期圣保罗入室盗窃犯罪的作案手法和特点,就如何做好住宅安全防范提出了系统、有针对性的建议。
公寓楼入室盗窃犯罪,圣保罗入室盗窃案中常见的一种,犯罪分子作案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目标公寓楼,多对中高档且不具备严格安全设施(高大的围墙或围栏,狗)的公寓楼下手;
2) 对固话公司或其它通讯公司网站上的用户信息进行研究,锁定外国人士(特别是东方人)作为目标;
3) 假冒业主给门卫打欺骗电话,表示有亲戚或朋友将前来拜访;
4) 以业主亲戚或朋友身份进入楼宇;
5) 在破门之前先给房间打电话,再次确认房间无人;
6) 破门进入,犯罪分子一般会在各种抽屉、卧室的衣柜里翻找。

针对公寓入室盗窃,赛伊格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
1) 帮助门卫学会一些识别盗窃犯的常识以及犯罪分子惯用的手段;
2) 提醒门卫在与所访公寓住户联系确认后再开门放进访客;
3) 使用生物识别系统,如业主签名,避免盗窃人以住户或其亲戚的名义进入。只放行住户提前明确表示允许进入的访客进入公寓。
4) 避免门卫轮班制,避免把门卫工作转给第三方,这样有助于门卫认识每一位住户。
5) 设置电话自动转接功能,避免窃贼往家中打电话,获得家中无人的确认。
6) 向电话公司申请(如NET或VIVO/TELEFONICA),禁止公司网站显示个人信息。
7)如外出旅行,请务必停止报刊杂志的订阅,或请邻居收取,防止泄露个人信息。
除了以上几种简单常用的措施,华人住户也可以采用一些更先进的手段对家中情况进行监控,以便万一发生盗窃能够留存证件,方便破案。
1)连接每一家住户的闭路电视(CFTV):可以24小时监视整个公寓楼宇的安全情况;
2)不但公寓物业录像设备应录制并保存监控影像资料,监控中心也需录制并保存。
3)设定定时启动车库控制系统,如果该系统在非设定的时间启动,说明正在发生抢劫行为。
4)安装特殊合金制成的防弹门,可以选择性的加上生物识别系统、最大为1000Kgf的电磁锁、远程遥控、电子眼系统、可摄录猫眼等,可以清晰记录企图实施入室盗窃人员的面部特征,方便警方破案。
赛伊格说,抢劫在巴西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罪犯将被关押,即使是未成年人也不例外。而盗窃不属于严重的犯罪行为,罪犯将不被关押,特别是未成年人。巴西法律对入室盗窃犯罪的轻处罚致使犯罪份子肆无忌惮。对受害人而言,即便抓获了犯罪份子,也往往因钱财已被挥霍,损失难以追回。因此,侨胞们加强个人信息安全防范,要求所在楼宇保安不让陌生人以任何名义轻易进入小区升级自家防盗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赛伊格表示,其所在分局专事打击入室盗窃犯罪,愿与华社建立紧密伙伴关系,共同遏制针对华人住宅犯罪高发的态势。侨胞如遇住宅失窃,可立即向所在街区警局报警,同时通过华协向州民警刑侦局递交材料,特别是录相证据,以便该局介入破案。
下附有关入室盗窃抢劫的法律条款:
(一)抢劫罪
巴西《刑法》第157条:对人使用严重威胁或暴力手段,或者用各种手段使受害人处于无法抵抗的状况,从而为自己或他人夺取动产。
刑罚:4-10年徒刑,并处以罚款。
第一款 夺取财物后使用暴力或严重威胁手段,以达到免受法律制裁或达到为自己或他人占有财物目的的,将适用此刑罚。
第二款 发生下列情形刑罚将加重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I. 如果暴力或威胁是通过使用武器进行的;
II. 如果两人或以上集体实施抢劫;
III. 如果受害人正在执行运输贵重物品的服务,并且抢劫者了解这个情况;
IV. 如果抢劫的是机动车辆,并将运输至外州或外国;(1996年第9.426法律也有规定)
V. 如果抢劫者控制住受害人,并限制其自由。(1996年第9.426法律也有规定)
(二)盗窃罪
巴西《刑法》第155条:为自己或他人盗取别人的动产。
刑罚:1-4年徒刑,并处以罚款。
加重盗窃罪
第四款 如果盗窃人使用下列手段实施犯罪行为的,将被处以2-8年徒刑及罚款:
I. 通过破毁障碍物而盗取财物的;
II. 通过滥用别人的信任,或通过欺骗、爬越手段,或者盗窃经验丰富、技能老道;
III. 使用伪造钥匙的;
IV. 两人或以上集体犯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