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

阿根廷加大力度打击黑工 外来移民如何合法打工?

2017年11月24日 14:39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11月24日电 据阿根廷华人在线报道,随着马克里政府即将对劳工法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可以预期,阿根廷的用工制度和劳工法律将会更加完善,阿根廷打击黑工的力度将会加大。而有一类员工引起了更多的关注,那就是外来移民员工。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读,如何雇佣外来移民作为员工。

  持什么居留身份的移民可以被雇佣为员工?

  根据阿根廷法律规定,未取得阿根廷合法居留身份的外来移民,一律不能被雇佣,也不能进行自由职业,更不能与任何公司单位存在依附关系。

  那么外来移民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被雇佣呢?

  外来移民只有在取得了阿根廷移民局授予的合法居留身份后,才能根据相关规定,从事与居留时间相符的工作。他们在拿到阿根廷移民局发给的居留证件后,首先需要前往ANSES(阿根廷社保局)申请自己的税号(CUIL),并在税务局登记后,方可开始工作。

  通常情况下,阿根廷移民局会发给外国移民以下几种居留身份:永久居留(PERMANENTE), 临时居留(TEMPORARIA), 过渡性居留(TRANSITORIA)。

  那么作为外来移民,如何申请这些身份呢?首先请前往阿根廷移民局,向移民局工作人员提交将要申请的居留身份所要求的所有文件,以及申请这种移民身份的理由和证明。当然,每种不同居留身份对所提交的文件要求不一,但总体来说,阿根廷移民局将移民身份分为两大类:来自南共市成员国国家的移民(包括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智利、厄瓜多尔、巴拉圭、秘鲁和乌拉圭等国), 和来自非南共市成员国国家的移民。两大类移民被要求提供的文件有所区别。

  持不同居留身份的移民分别可以从事什么工作?

  根据阿根廷法律规定,拥有永久居留身份(PERMANENTE)的移民,已经被认为是“永久性居民”,他们可以在阿根廷境内从事所有隶属性质或独立性质的工作,并享受相关法律的保护。

  拥有临时居留身份(TEMPORARIO)的移民,被认为是短期的,阶段性的临时居民。他们可以从事符合居留身份有效期的所有隶属性的或独立性的工作,并在这一时期内享受阿根廷相关法律的保护。

  拥有过渡性居留身份(TRANSITORIO)的移民,既不能在阿根廷境内从事隶属性工作,也不能从事独立性工作,除非获得移民局特批文件。

  拥有短期居留身份(PRECARIA,俗称白纸)的移民。正在阿根廷办理申请居留手续的移民,会得到移民局批准的“短期居留身份”。但是,这种短期居留身份反倒可以在身份证件有效期内,在被移民局批准认可的地方工作。

  雇主在雇佣外来移民时,要注意什么?

  根据阿根廷法律规定,一旦有用人单位雇佣了非法移民,将会被按照每雇佣一个非法移民黑工处以50个单位的最低基本工资的罚款。如果以目前最低基本工资限额8,860比索作为基数计算,雇佣一个非法移民,雇主就将被处以44.3万比索的罚款。

  如果雇主雇佣了未满14岁的非法移民,那么这一罚款的额度将上升至100个最低基本工资单位,即88.6万比索。

  而如果雇主雇佣了非法移民,且被认为是在压榨奴役移民,该罚款将会再提高50%。

  当然,所有罚款都可以分期付款,也有可能被酌情减轻处罚,但无论如何,对雇主的最低处罚,都不会少于两个最低工资单位,即17,720比索。

  雇主雇佣外来移民的正确方式

  外来移民一旦拥有了在阿根廷的合法身份,并申请了个人税号,在税务系统进行登记后,就可以寻找一份正式工作。

  那么怎么样申请个人税号呢?

  已经拥有永久居留身份的移民需要携带以下证件和文件:

  ——身份证件(包括外国人身份证)

  ——身份证遗失的情况下,可以携带正在补办手续的签条,以及另一个能显示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的证件,比如驾照、护照等等。)

  拥有非永久居留身份的移民需要携带以下证件和文件:

  ——人口局或者移民局出具的证明,

  ——护照

  ——没有获得阿根廷居留的人,也需要提供由阿根廷外交部签发的签证或者有国际免签协议国家给予的入境许可

  拥有国外永久居留的外国移民需要携带以下证件和文件:

  ——国籍国的护照或其他证件

  ——如果有国际互免协议需提供互免协议

  ——如果其文件是其他文字,比如中文或日文,则需要翻译、公证,以及阿根廷驻外机构的双认证手续。

  如果雇主雇佣了拥有阿根廷居留但却过期的员工,会被处以与前文一样的罚款。

  外来移民在阿根廷境内工作期间,除非一些被法律特许的情况,比如从事技术科研工作、或是专业特殊人才,可以在两年期内免缴税以外,所有外来移民都应该依法纳税,并交纳社保和养老等。(南北)

【责任编辑:王嘉怡】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