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文学院举办2014演讲比赛 15名华裔学生角逐

中国侨网6月27日电 据北京华文学院网站消息,日前,由北京华文学院专修部主办的北京华文学院2014年演讲比赛在新校区会堂隆重举行,来自长期班、本科班和泰国班的15位同学参与了激烈的角逐,来自专修部、学生处、教务处、华研中心等部门的8位老师担任了评委。
演讲比赛在郭熙副院长的致辞中开始,他认为演讲是学习和运用华语的好方法,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并预祝比赛圆满成功。
此次比赛是一次高水平的比赛,中级一班的李宛颖向大家阐述了她对“安乐死”的看法,本科一班的陈海顺鼓励大家支持环保,提倡素食,本科二班的王国生认为“快餐式”的生活固然很方便,但也不应该放弃传统的生活方式;他们丰富的学识、简洁的表达以及鲜明的观点,引起了在座师生的共鸣。
还有初级三班的吴凤玲由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体会到“福祸相依”的丰富哲理,中级二班的吴志明由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认识了友情的珍贵,本科一班的蔡可由唐诗《游子吟》回味亲情的温馨;几位同学由所学及所思再到所感,并以饱满的热情、真挚的话语,赢得了大家不息的掌声。
再有中级二班的温子进认为幸福与金钱无关,索菲娅・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了“一半儿一半儿人”的文化认同过程,本科二班的徐运来和本科三班的吴小敏谈了他们对亲情、友情以及爱情的理解,本科一班的林健民则在学习华语的过程中差点儿成了“傻瓜”,中级四班的来飞希望大家“学会说‘对不起’”,泰国四班的蒋辉由热爱中华文化而号召大家“学习汉语,前程似锦”,本科三班的苏蕾心和黄嘉玲分别生动地阐述了自己的“华教梦”和对“真正的领袖”的理解;他们娴熟的汉语、优美的表达、富于感染力的演说征服了评委和在场的师生。
最后,评委老师分别从着装、语言、表达、内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最后决出黄嘉玲(印尼)获得一等奖,索菲娅・潘(德国)、苏蕾心(印尼)获得二等奖,王国生(菲律宾)、蔡可(泰国)和蒋辉(泰国)等获得三等奖,陈海顺(印尼)、吴小敏(泰国)等获得优秀奖。
演讲比赛由高级班林裕亮、本科二班马仁仁同学主持。专修部主任孔雪梅最后总结,她祝贺每一位有勇气、有自信站在台上展现自我进行演讲的同学,并感谢所有为本次演讲比赛作出贡献的老师和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