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全英普通话朗诵比赛伦敦赛区落幕(图)

中国侨网7月4日电 据中国华文教育网站消息,日前,来自27所不同学校的250位学生,参加了“第十二届全英普通话朗诵比赛伦敦赛区”的比赛。
比赛是由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举办的。比赛规则是,参赛选手必须年满五岁;当天一人只可出场一次。普通话朗诵选手按母语环境分为B、C、M、P四大组。 B组是非华裔外语组;C组为华裔粤语或其它方言组;M组的父母中的一方或养父母为非华人;P组是华裔普通话组。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李辉参赞亲临现场祝贺。十多位侨领也出席助阵。首先由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会长伍善雄太平绅士致欢迎词。他感谢各参赛学校的老师为比赛所花费的心血并鼓励学生学习普通话。
李辉参赞在讲话中赞扬学生们积极参加这次活动。他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普通话,传播中国文化是不可能的。他预祝学生们在比赛中发挥良好,争取获奖。
随后,全英华人华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著名侨领单声博士登台鼓励学生们。普通话朗诵比赛举办了十二届,单老几乎届届出席。他对这个活动的关注,也代表了老一代侨领们,对年轻学生们学好普通话的殷切期望。
上午比赛的,是非华裔外语组B组及父母中有一方为非华人的M组。
外语组集体朗诵一等奖获得者是来自Knightsbridge School 的三个外国孩子。所朗诵的节目为《小羊和狼的故事》。获得第二名集体朗诵的十四名学生,来自Eastbourne 的 The Bishop Bell Church of England School。他们朗诵了现代中国经典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想想这些孩子,从对中文一字不识到朗诵中国经典诗句,老师的辛勤努力可见非同一般。
外语组的单人比赛有十八位学生参赛。冠军是来自培英华文学校的Oliver Gombrich。 目前,很多来自纯外国人家庭的孩子,愿意周末来华文学校学习中文。他们认为,周末华文学校的老师和蔼可亲,教学严格,班级的同学们来自母语环境。这些在他们看来是在英国学习中文的最好环境了。
下午的比赛,包括来自华裔粤语或其它方言组的C组和普通话组P组。来自华裔粤语或其它方言组的C组竞争很激烈,特别是个人比赛高潮叠起。裁判们反映参赛者的朗诵水平较前几年普遍提高,朗诵内容选材也十分广泛。 个人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是来自伦敦普通话简体字学校的郭嘉豪同学。他朗诵的题目是 《我爱我的祖国》。他声情并茂,不亚于专业朗诵演员,所以拔得头筹。获得一等奖的C组集体朗诵,是来自伦敦依岭中文学校的一年级全班同学。这些学生仅仅学习中文不到一年。带班的赵民老师在教授拼音方面下了苦功。她教的学生个个发音正确、朗读响亮。这次比赛的内容,是她自创的诗歌《天上星星亮晶晶》。
作为今年的普通话朗诵比赛的一大特点是,参加普通话组P组的选手,占了全部选手的百分之四十,达一百人之多。其中大部分来自华文学校,而且年龄非常小。单人比赛的三十六个学生中,五到九岁以下的占了二十一位。可以想象,随着中国新移民的增加,来自母语环境家庭的父母,对出生在英国的孩子的要求,更加严格。有位获得并列第一名的小选手下台后,其父母还追问自己学校的老师,他有什么不足之处,以便让孩子更加努力,明年争取更好成绩。家长们对子女中文教育的日益重视,将有助于促进华文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获得普通话组集体一等奖的,是来自雷丁中文学校学生的《农夫和他的儿女们》。他们的朗诵不仅声音洪亮,发音正确,故事也深有涵义。得到一等奖名至实归。
另外,有不少来非汉语环境的学生来中文学校上学。他们获得成绩,不单是为了学习中国语言,还希望借此增加跟同学们交流。由于中文学校整体环境亲切,可以帮助这些孩子克服羞怯心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无疑有利于这些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来自明德中文学校的一位学生的妈妈,看到自己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能够登上普通话朗诵比赛的舞台,不禁泪流满面,其欣慰之情不予言表。
整个比赛共决出了六十多个奖项,旨在鼓励参与、奖励优秀。大赛在给获奖学校发奖的欢呼声中落下了帷幕。有十一所学校的老师们手捧奖杯,所有同学们都得到了参赛证书。大家依依不舍,纷纷相约回去后再接再厉,明年再来参加比赛!(黄珍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