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中学生福建泉州触摸“海丝”文化
昨日,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国学夏令营在泉州培元中学开营。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台湾“素书楼”文教基金会主办,培元中学承办,泉州晚报社协办,是目前国内最高等级的、影响最大的国学夏令营活动。这也是该活动首次在闽举行。
本届夏令营为期一周,以“闽南(海丝)文化”为主题,以研读和实地考察相结合,为营员搭建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在泉期间,来自北京四中、北师大二附中,以及香港、台湾的中学等20多所名校近200名学生,将聆听国学大师的讲座,走访泉州名胜古迹,感悟“海丝”文化的魅力。
据介绍,此次全国中学生国学夏令营选择在泉州举办,主要是看中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泉州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千年间,泉州既藏着最纯粹的传统中国,又是东方巨龙眺望西方的窗口。全市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3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也有31处,其中泉州南音、提线木偶等4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三大类联合国“非遗”项目的城市。
“泉州与台湾隔海相望、血脉相连,在这里举办国学夏令营,为两岸三地的学生搭建一个沟通平台,让他们感悟泉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意义非凡。”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表示。
“在泉州,我欣喜地看到了印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台湾知名大学教授辛意云激动地说,他祖籍天津,是第一次来到泉州,此前对泉州慕名已久。泉州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他都非常亲切,跟以前台湾台南的样子十分相似。台南已经变样了,但是泉州仍然保留着古老文化的味道,难能可贵。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他希望,两岸三地的学生一起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和国学精髓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曾聪虹 吴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