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新加坡首届趣味华文赛落幕 选手分享夺冠“秘笈”

2014年07月28日 09:42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华文大比拼”大决赛赛情激烈,立才中学的吕葵卿(左一)因为队友答题正确,激动地伏在桌子上。她同队员赵子慧(左二)和黄欣佩(左三)夺得冠军,击败在旁的华侨中学和公教中学队伍。(新加坡《联合早报》/邬福梁
    “华文大比拼”大决赛赛情激烈,立才中学的吕葵卿(左一)因为队友答题正确,激动地伏在桌子上。她同队员赵子慧(左二)和黄欣佩(左三)夺得冠军,击败在旁的华侨中学和公教中学队伍。(新加坡《联合早报》/邬福梁 摄)

  中国侨网7月28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趣味华文比赛“华文大比拼”大决赛,26日经过一轮精彩的三强对决,由立才中学夺下冠军,华侨中学和公教中学分别拿下亚军和季军。

  教育部长王瑞杰为“华文大比拼”大决赛颁奖,他认为这项比赛非常有意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母语可充满趣味,并鼓励学生乐学善用母语。

  他出席活动后在面簿留言赞扬参赛学生“不仅表现出对华文的热忱,也展示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华文华语的能力,真的令人鼓舞和欣慰。”

  “社区的参与有助于使华文华语的学习延伸到校外,使母语成为真正的生活语言……希望往后的日子里能够看到更多类似的活动,让学生们从中对中华文化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并提升自己的母语能力,在学习母语的道路上继续‘乐学善用’。”

  “华文大比拼”由《联合早报》和南洋女子中学校首次联办。26日上午在南中举行的“华文大比拼”半决赛和大决赛,战况十分激烈。

  来自立才中学(Commonwealth Secondary)的冠军队伍,清一色是女生,她们是吕葵卿(15岁)、赵子慧(16岁)和黄欣佩(15岁)。三名女生无论是半决赛或大决赛,在抢答题环节中反应非常敏捷,尤其在看图猜成语项目中,更是抢先答对几道比较刁钻的题目。

  赵子慧告诉记者,起初知道自己和队友进入大决赛,对垒的是来自名校的对手时,感到一些压力。她说:“我原以为我们大概会得季军,我决定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尽力而为就好,渐渐放松后,反而表现得比较好。”

  为了抢夺答题机会,不少参赛者未等到司仪念完题目,就迫不及待按铃。坦言作答时“情绪紧绷”的黄欣佩,在半决赛时看到电脑屏幕显示汉字“鑫”时,没听完问题就按铃,所幸她猜到该题是考拼音,最后还是答对。

  半决赛分成翻译、成语、文学和常识四个回合,以抢答形式进行;大决赛则分指定个人回答、小组回答和抢答题环节,让学生一“拼”对实用华文的知识与了解。

  赛前每天留校备战

  立才中学华文教师梁露(45岁)说,学生很卖力备战,过去两三周几乎每天下课后留在学校为复习及进行模拟抢答等准备。“我们把所有地铁站、政府部门、议员和历届总统的华文名称,都预先准备给学生复习……比赛前一天,我们集中锻炼学生看图抢答猜成语项目的反应速度。由于准备充足,她们能在关键时候把握住机会,从容不迫地作答。”

  华侨中学队伍的余昊(15岁)说:“虽然不是非赢不可,但还是觉得有些可惜,我们的实力足以回答多数题目,但抢答环节时不够快,往后在这方面会加以锻炼。”

  公教中学队伍的胥鹏泰(15岁)说,他们在半决赛表现不错,对没能夺冠“有些遗憾”,但充满挑战性的比赛是一次很好的学习经验。

  冠亚季军队伍是从半决赛中九所学校的龙争虎斗中脱颖而出。其他打入半决赛的学校是南中、华义中学、立化中学、毅道中学、莱佛士女中和德明政府中学。

  “华文大比拼”融合趣味和语文知识,让中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华文化好玩的一面。初赛以笔试作答的方式进行,吸引超过30所中学共760名学生参与。这项比赛由和美置地、通商中国以及推广华语理事会联合呈献。(许翔宇)

【编辑:范超】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