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华裔青少年唱响水立方 别样方式感悟“寻根”

2014年08月04日 09:1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
字号:

  日前,2014“水立方杯”海外华裔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赛在北京紧张进行。笔者在选手们进行才艺培训、初赛和复赛和晋级赛期间前往探班,了解了不少动人的故事。

  马伯骞的“演员梦”

  帅气阳光的外表、厚重低沉的嗓音……选手中来自美国洛杉矶赛区的马伯骞总是很引人注目,成为了伙伴中的“人气之星”。凭借一首深情的《一千个伤心的理由》,马伯骞顺利晋级30强复赛。

  马伯骞出生于美国纽约,4岁时到上海读国际学校,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让人根本看不出他是个“ABC”。在培训课上,马伯骞认真聆听着每一堂课,不断练习着唱法,完善舞蹈动作。而在他的心中,表演才是他的最爱。

  “我喜欢表演,想做一名演员。”目前,马伯骞在美国一所艺术学校学习表演和舞台剧,能唱能跳的他曾在学校参与《仲夏夜之梦》、《西城故事》等多部舞台剧演出。

  他说:“表演时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和书本上不同,我像是踩进了别人的鞋子里去体验生活,在别人的人生里学到怎样解决问题。而表演,是唯一可以这样体验生活的方式。”

  在参加此次中文歌曲大赛前,马伯骞刚刚结束在陈凯歌导演《道士下山》剧组的实习工作。做翻译、当助理、整理道具、充当群众演员,这些工作虽然离一个真正的演员还很遥远,却让他学到了很多。

  结束“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后,马伯骞即将回到美国。他希望能联络演艺经纪公司,从小角色做起,追求自己的表演梦想。“所有人都是从底层做起,经过我的努力、再努力,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

  纪玉萍的音乐之路

  在初赛中,纪玉萍凭借《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成功晋级30强。在选手中,演唱民歌和美声歌曲的并不算多,来自印尼的选手纪玉萍是其中之一。这本不稀奇,但纪玉萍的音乐成长道路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纪玉萍今年刚满20岁,来自印尼东部的泗水市,曾在2014年6月的“水立方杯”大赛印尼赛区荣获冠军殊荣,当时她凭借一首《玛依拉变奏曲》大获成功,被评委称赞为“咬字清楚、台风大气”。

  这清晰准确的吐字与大气稳重的台风是如何养成的呢?与纪玉萍一同前来的她的音乐辅导老师沈茂政为我们解开了这个秘密。

  沈老先生属于最早一批到印尼经商闯荡的华人,如今已上年纪的他,与妻子陈美芳一起经营着一家中药店。闲暇之余,他又创办了一个名为“响亮歌咏队”的合唱培训班。据沈老介绍,“响亮歌咏队”是与“水立方杯”华裔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赛一同成长起来的,今年是其成立4周年。几乎每年沈老都会精心挑选自己的得意门生前来参赛,今年也不例外。

  沈老表达了自己当初创办这个训练班的初衷与目标:这一切不仅仅局限于音乐领域,而是希望借助这种方式,激发这些华裔青少年学习华文的兴趣。“中文歌曲大赛,正是调动他们学习中文很好的动力。”沈老说,纪玉萍的中文歌曲虽然唱得不错,但却不太懂中文。对此,沈老师并不太过于心急,他坚信细水长流,一切慢慢来。

  精心的培养和深厚的底蕴造就了一批像纪玉萍一样热爱歌唱并且擅长唱歌的华裔青少年,相信这种独特的音乐成长之路会伴随他们一生,让他们在音乐以及中华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扎越深。

  金旖霞的“二进宫”

  7月27日,“水立方杯”海外华裔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赛55进30初赛在北京京伦饭店举行。一些选手未能晋级30强,但他们的中华文化之旅并未就此止步。28日下午,赛会请到了中国戏曲学院的老师,为选手进行“学唱京剧”的培训。

  培训中,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赛区的金旖霞和京剧老师互动频繁,表现出了一定的京剧知识素养和对京剧浓厚的兴趣。培训结束后,京剧老师为她画了京剧脸谱。

  “虽然没能晋级,但我还是非常高兴能再次来参加‘水立方杯’的活动。这个活动很好玩。今年的活动中,又有了很多新鲜的事物,比如今天的京剧活动和体验北京生活的活动,能让我充分了解中国文化。”第二次来到“水立方杯”的金旖霞说。金旖霞第一次参加“水立方杯”大赛是在2012年,这回是她“二进宫”。

  金旖霞的父母年轻时赴西班牙定居。出生在巴塞罗那的金旖霞,从小一直喜欢听中文歌,到14岁的时候,她开始学唱中文歌。“开始时,我是在网上听到一些中文歌,觉得很好听,于是坚持听,后来慢慢就很喜欢唱了。巴塞罗那华人挺多的,我的华人朋友们都喜欢听中文歌。”金旖霞说,和很多华裔朋友喜欢的老歌相比,她更喜欢中文流行歌曲。

  小时候,金旖霞曾在中国和奶奶生活一段时间,那时,奶奶常会带她去听京剧,所以现在听到京剧,让她回忆起小时候的事情。最近几年,金旖霞参加了一些回中国交流的活动,几乎每年都会回一次中国。

  由于赛制要求,金旖霞也许不能参加明年的“水立方杯”,但她表示,如果赛制变化,她还会再来参赛。“希望‘水立方杯’能坚持办下去,让海外华裔更加了解中国。”

【编辑:范超】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