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外教需求大 云南赴泰支教汉语教师逐年递增
云南师范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刘琴曾经于2008年至2011年作为支教汉语教师,在泰国碧差汶府的“泰国中文中心学校”工作4年。据她介绍,2007年,云南省到泰国支教的汉语教师约30人,而2008年一起赴泰支教的汉语教师增至60人。“以后每年都在以大概50%的涨幅增长,而且这只是官方支教活动的人数,不包括民间协会及机构派出去的支教人员。”
泰国人喜爱中华文化
刘琴认为,越来越多泰国人重视中华文化,所以对华语外教需求量增大。她说:“以往支教的汉语教师多被派往曼谷、清莱的高校,但近年来碧差汶府、暖武里府、大城府高校对支教汉语教师也有较大需求,所以国家汉办选拔汉语教师名额就需要增加。”
这些被外派的汉语教师按学历划分成三批,本科学历归到基础教育委员会管辖,执教初中高中。硕士学历归到高校教育委员会管辖,执教本科院校。而技校教师则被归为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管辖,执教技术院校。
感受“闲适”教学氛围
在泰国,大部分汉语教师的支教工作并不繁重,甚至可以称得上“闲适”。
以“泰国中文中心学校”为例,该校开设有汉语兴趣班和专业班,兴趣班以中国电影、中文书籍赏析为主,专业班则另加入中文拼写、口语交流等专业课程。刘琴因为身兼专业班和兴趣班两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每周有22―24个课时。她说:“刨去双休日,每天工作时间也就在5个课时。如果是教一个班的教师,每天仅有3―4个课时,更加轻松。”
她表示,泰国课堂与中国课堂差异较大。“泰国的课堂倡导自由,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比较宽松,所以学生上课是非常散漫的。上课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意走动,可以坐到地上听老师讲课,也可以趴到地上做作业。老师刚来可能会不太适应,但是时间长了会发现采用喜欢的方式听讲效率更高。”
在闲暇时候,刘琴会与学生聊天,她发现泰国学生对中国文化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中国功夫。
国外支教经验“含金量”高
支教经历也让刘琴获益匪浅。首先支教生活让刘琴熟练掌握了泰语、英语两门外语。“当时赴泰支教时没毕业,正愁未来就业问题。但回国之后发现几家大型外企争相投来橄榄枝,让我惊喜不已。”她表示,虽然昆明小语种人才很多,但在成都、重庆等西部地区,泰语翻译人才其实不好找,有很多就业机会。
目前,刘琴利用闲暇时间与朋友在成都创立一个工作室,从事泰语教学及赴泰留学服务。她说:“我正尝试让中国学生将学习生活化,并将泰国教学方式用在中国学生身上,现在看来效果不错。”(吕惠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