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大马中学生选修华文科兴趣锐减 制度限制或成诱因

2014年09月25日 14:53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9月25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大马汝来大学前国际市场总监罗伯庭说,早期的华裔中学生,对进修华文科的重视,远比现在要高出许多。

  “就算是八、九十年代,中学华文科都不在正课,每星期只有3节课,可是学生都非常珍惜,放学后回校上华文课,不会轻易放弃学习机会。”

  罗伯庭于1965年在中学教导数学、华文及体育,1990年退休杏坛后,踏入汝来大学任职,负责招徕海外学生事务。他说,如今中学生对选修华文的兴趣大不如前,主要是教育制度使然,很多学生担忧华文科会影响整体成绩表现,以致放弃报考华文。

  他说,华文班没有列入正课,变成补习课,有的是由校外老师兼教,学生纪律可能会出现问题,较难以管教,学习兴趣也大打折扣。除非政府列明华文是华裔学生必修科,必须列入正课,这又另当别论。

  亚罗牙也县教育局前督学池秋庆说,要加强中学华裔生对学习华文的兴趣,必须从3个主要方面着手,即增派足够的华文师资、把华文班列入正课,以及提升教育制度对华文班的重视。

  他说,国民中学华文师资问题一日没有解决,都会影响到学生对上华文班的兴趣,更何况许多中学仍把华文班安排在下午上课,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致。

  他指出,中学生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报考华文,反应普遍不令人鼓舞,基于多个原因,华文试卷难考是其一,最主要是大马教育制度使然,一名优秀生若其他科目都考获A+,华文科成绩却考得不理想,将会影响申请公共服务局奖学金的机率。

  此外,他说,中学规定至少要有15名学生,才能开办华文班的条规,同样是冲击华文学习风气,这是教育制度存在的一个弱点。

  他认为,要振兴中学华文教育,必须通过华社与董教总的努力,多些关心改制国中的华文班问题,就好比关心华小与独中的问题一样。

【编辑:范超】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