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位英国中小学校长访华 盼引入汉语及文化课程

中国侨网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 杨凯淇)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与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举办的2014汉语桥(Chinese Bridge)“英国中小学校长访华之旅”27日在京启动。
当日上午,59位应邀来访的英国中小学校长在京聆听了《中英教育体系对比》与《中国国情概况介绍》两场专题讲座。接下来,访华团将分赴天津、江苏、四川和湖南等地参观考察,并开展文化体验。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英国校长团应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邀请,由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和中国驻英大使馆教育处在英国招募。代表团成员绝大多数来自英格兰和北爱尔兰地区,均有志于在未来在英开设汉语课程或与中国学校发展校际友好合作。
作为中英两国联合举办的高层次、大规模的访问活动,该项目自2007年就已开始举行,本次校长团访华目的不仅包括与中国中小学建立长久互惠的校际合作关系,亦更加注重鼓励更多学校将汉语课程引入中小学常规课程之中。
来自英国Greensward Academy学校的Tania Cox表示,这是她第一次来到中国,她很荣幸能够得到这样一次机会,也非常期待借此多多学习中国的文化、课程,与中国的学校进行更多的交流。她介绍说,她所在的学校此前已经邀请了一位中国老师在教汉语,反响很好。正因如此,她希望此行能够多接触一些相关内容,回到英国后可以对汉语课程加以完善。
在她看来,开设汉语课程对于英国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她所在的学校之所以开办这样一个课程,就是希望学生们能有一个学习到更多语言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有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
英国Haima Primary School校长Jacqueline Graves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将汉语课程引入英国中小学很有必要。她告诉记者,尽管她所任职的学校目前尚未开设汉语课程,但是她的学校中不仅有欧洲移民学生,也有一些亚洲移民学生,汉语对他们而言非常重要。因此,她希望此次中国之旅结束后能够有所收获,争取开设汉语课程,帮助学生们增加更多见闻。
随着近来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中英贸易的持续增长,英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在英国推动汉语学习和教育合作对中英两国经济、政治友好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去年出台了一份《未来的语言》(Language for the Future)报告便佐证了这一观点。报告详细分析了哪些外语对英国社会的繁荣发展最重要,其中汉语在所有外语中排第四位;报告还提议如何让汉语在英国教育、年轻人中得到长足发展。
2013年底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时宣布要在2020年将学汉语人数翻番。2013/14年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语言发展趋势》调查发现,目前在英国有6%的公立中小学和10%的私立中小学目前开设了汉语课程。2013年有一万英国中小学生参与了汉语考试。汉语推广在英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任重而道远。
对此,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进行了多项专题研究调查来提升英国民众对汉语的重视,并向英国中小学选派汉语助教,开设小学生汉语夏令营、与汉办合作邀请英国校长访华。目前,越来越多的英国中小学加入到了汉语学习的热潮中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