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夏中文学校举办教师年会 探讨海外中文教育

中国侨网11月25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一年一度的华夏中文学校总校教学研讨会暨教师年会,日前在美国新泽西州双树会展中心举办。来自华夏18所分校的300多名教师、教务人员,以及总校管理人员,从纽约州、康州、宾州、新州各地聚集一堂,共同探讨以“教育、培训、发展、创新”为主题的研讨会。
出席开幕仪式的嘉宾包括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副总领事钟瑞明、领事王军、西温莎市长薛信夫、亚洲文化中心主任燕南、新州众议员 Daniel Benson、新州各地历任和在任的学区委员考建华、刘建祥、施景渭、刘娟、张迎潮、仲宇等代表以及大会赞助商Michael Chen、大都会保险及300多位华夏教师参加了开幕式。
华夏中文学校总校长张长春首先致辞,他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中美文化交流的增加,汉语热逐步升温。对于中文教育者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总校根据各个分校的教务工作和教学情况,制定年会主题,邀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探讨和交流教学经验,介绍中文教学动态,让华夏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理念。
钟瑞明副总领事代表孙国祥总领事和纽约总领事馆对华夏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称赞华夏中文学校成立20年来,日益进取,开拓创新,积极在海外传播中文教育,发展成为拥有20所分校、7000多名学生、北美最大的中文教育系统。他表示,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海外侨胞子女的中文教育,总领馆作为政府的代表机构,也将继续积极地与国内侨务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推动海外中文教育发展。
在为期两天的年会中,与会嘉宾和演讲者就学习英文的经验中,探讨和交流如何学好中文、开展中国文化教学、适应美国的AP中文考试,同时讨论与时俱进的教学环境下,中文教材的改进和使用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中文积极性等话题进行了探讨。在前两次教师年会的培训方式基础上,本次会议新增了教学实践演示,汇集了一线教师的课堂案例,向教师们展示了不同层面的教学经验。
由王双双老师演讲的“文化教学的魅力,系统写作教学探讨”对三年级以后的学生出现厌学、流失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她介绍,学生四年级时,英文水平已能大量阅读,可中文识字量有限,远不能阅读,从而感受不到快乐,为学而学,自然生厌。如果中文学校能够教授有魅力的文化内容,相信更多学生愿意继续学习中文。她以几个例子介绍了自己在突破这一瓶颈方面所做的尝试,包括从五年级起开设中国地理课,介绍从中国的位置、邻国、人口民族、节日、物产、行政区划;给八年级以上处于“逆反期”、要求理性和思辨的学生开设中国古代哲学课,介绍先秦哲学中的儒、道、墨、等思想。她表示,通过这些尝试,学生学习到180个汉字的同时也学习了天南地北的知识和东西文化差异等。课堂上学生们也热烈辩论,气氛热烈。她总结说,把苦学汉字的方法改一改,老师像导游一样,带领学生,从文字中游览中华文化,通过教学,展示文化和文字的大观园,才能够让学生喜欢汉字,喜欢学学习中文。
在交流探讨教学方法和交流经验之余,华夏中文学校总校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文艺节目表演,让与会华夏教师们,在轻松愉快的互动环节中,相互认识和交流,通过卡拉OK、踩气球等游戏,增强感情。年会教师培训的老师向记者表示,总校安排的每一场演讲都契合现在的中文教学。由于大多数中文学校的任课老师都是兼职任教,平时工作比较忙,还有家庭的责任,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探讨中文教学和教育方式,总校能够集中安排这样专业的培训,实在让人受益匪浅。同时对总校工作人员安排大家的吃、住等后勤工作也十分满意。
华夏中文学校总校当天还对年度总校志愿者颁发了奖状,为演讲讲员颁发纪念奖牌。(张立春 后歆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