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裔中文写作赛获奖:最感谢爸妈鼓励学中文

中国侨网2月9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日前,来自美国北卡的李浩成在《侨报》第三届青少年儿童中文写作大赛中获得少儿组(11-13岁)的亚军。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李浩成对获得亚军感到非常意外,他说最要感谢的是爸爸妈妈,如果没有爸爸妈妈的鼓励,他是不会参加比赛的。
李浩成的爸爸李阳兴说,他们是《侨报》忠实读者,“当我们从报纸上看到比赛的消息时,就想让他参加比赛,可李浩成开始并不愿意,可能是不够自信。我觉得,想在美国社会取得成功,一定要自信。自信来源于对自身的认同,我们的根源是中华文明,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可以对我们的根有很好的认识。参加比赛,不论输赢,都能很好地激励他更加努力学习中文。所以我们一再鼓励,李浩成最后决定参赛。”
李浩成说:“我之所以取得亚军,大概胜在回答问题环节,我所有的问题都答对了。演讲环节,我觉得自己表现一般。”李浩成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知识的丰富,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和父母创造的各种条件。
李阳兴说:“我和李浩成妈妈都是留学生,我们深知让在海外的下一代学习中文的重要性,中文就像一粒粒珍珠一样把我们散落在全美各地的华人链接起来。”在李浩成半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把他送回中国,由爷爷奶奶抚养。当3岁半的李浩成回到父母身边时,李阳兴发现儿子会背好多唐诗,原来都是奶奶教的,这给李浩成学中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岁时,爸爸就送他到北卡夏洛特地区华夏中文学校学习,他一去,就上了水平比较高一级的班,由于他在班上常常得第一名,于是,学校决定让他跳级。当李浩成6岁多时,他和初中、高中的孩子在同一个班上学中文。“李浩成中文成绩出色,其实我们当父母的也蛮辛苦的,他周日到中文学校上课2个小时,我们从周一到周五都要再给他指导,按老师的要求给他做听写练习。”
李浩成中文突飞猛进是在9-10岁的时候。那时爸爸刚好被派回中国工作两年,他在上海国际学校上了两年学。置身于中国,李浩成的中文进步得非常快。不到10岁,爸妈又把他送到侨办举办的寻根夏令营,那时他是营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可他表现非常突出,被扬州人民广播电台邀去做专访。李浩成说,他到现在还念念不忘富春江的包子、上广播电台做节目,李阳兴表示,这些对李浩成学习中文都有很大的鼓励作用。
李浩成不仅中文说得好,而且还非常关注环保问题。他总决赛的演讲主题就与环保有关。他说:“ 21世纪电力变成一个生活必需品,但我们使用的大部分电力是来自化石燃料,像煤、石油、天然气等等。这些能源产生的污染很多,而且是不可再生的。大部分的污染物是碳排放物,它们使全球变暖。全球变暖,造成不正常的天气,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一方面要开发使用安全环保和可再生能源方式,比如风力,水力,太阳能,生物能等等。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要从小事做起。比如尽量多走路骑车,使用公交和合伙搭车,节约用水用电,使用环保产品。一步一步地,我们就能实现一个更环保,更美好的世界。”(李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