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美国小伙印威廉:痴迷中国文化的“洋女婿”(图)

2015年03月02日 10:28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中国侨网

  “伲是美国人,伲是上海女婿”。印威廉,一个能讲标准青浦本地话的美国人,每当有人夸他上海话“灵光”时,他都会笑着摆摆手说,“难为情,难为情。”举止间,一副上海男人的“腔调”。

  沪剧、越剧、评弹,江浙戏曲样样拿手;古琴、笛子、唢呐,民族乐器件件精通。印威廉曾多次在电视上表演,笑称培养了一批“大妈粉丝”,没想到刚刚混了个脸熟,他却销声匿迹,从舞台前回到课堂里,“我花了3年时间准备美国的律师资格考试。”

  这个中美两国间的文化使者,将更大的舞台瞄准了经贸领域。

  戏痴

  “昨夜情,今朝思,千古恨,痛断肠。”印威廉唱起沪剧《昨夜情》里的著名曲段“为你打开一扇窗”,不仅咬字清晰,而且动作和眼神都颇有“范儿”。原唱孙徐春评价道,“这个外国人把我一直想唱的那种感觉唱出来了。”

  综艺节目舞台上,外国人唱中国歌早已不新鲜,然而,像印威廉这样,能唱那么多地方戏,而且一点都不带“洋泾浜”的老外,却只有他一人。

  无论是越剧《盘妻索妻》、评弹《庵堂认母》还是淮剧《卖油郎》中的“叹五更”,印威廉都能将其中的各地语言和情感表现得准确到位。

  “戏曲里唱的都是传统的故事,都是中国文化”,说起学戏的初衷,印威廉说就是因为想要了解中国文化。

  “我刚到上海的时候,听到江苏人、浙江人和上海人讲的话都不一样,十分好奇”,后来通过学戏,印威廉知道越剧是浙江嵊州发源的,评弹里更多的是吴语的官话,“古代有吴越之争,自然有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我先学的是沪剧,老师很严格,总是说我唱得‘差一点点’,后来我学了评弹,在唱沪剧时加了一些苏州味道,老师就说我‘唱对了’”,印威廉从中又学习到苏州和上海两地的历史渊源。

  从一开始只会说“你好”、“谢谢”,到中文能说会唱,印威廉只用了4年的时间,进步飞快背后,是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由衷的热爱和痴迷。

  “我学昆曲《牡丹亭》,里面的爱情那么含蓄,却又那么美,这在西方文学里是很难找到的。我学评弹《庵堂认母》,当法华庵尼姑王志贞与儿子徐元宰在庵堂相认时,我被这种母爱深深打动。”

  印威廉说,戏曲是中国文化最好的教科书,很多戏当中包含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家庭观,这和西方很不一样,而京剧里也有很多治国的道理,“中国哲学真的很深奥”。

  中国缘

  “你的中文说得真好”,见到印威廉,记者忍不住赞叹,“没有,没有”,中国人的客套他早已驾轻就熟,他说自己在中国学到最好的美德就是——谦虚。“很多人都说我是‘中国通’,其实我真的只是略知一二”,印威廉说。“你又谦虚了”,记者回。这时他才哈哈大笑起来,紧接着拉长脸说,“我是认真的。”

  印威廉出生在美国加州,是爱尔兰后裔,双博士学历的父亲从小对他要求十分严格,“父亲从小让我学拉丁文、印度文、希腊文,我现在一共掌握了8种语言。”

  他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3岁学习钢琴,15岁就进入大学读音乐专业,22岁取得了音乐理论方面的博士学位。音乐和语言上的知识积累,帮助印威廉快速掌握中文和中国戏曲。

  除了戏曲之外,印威廉还学习中国民族乐器,他在上海跟着专业老师学习笛子、箫、古琴、唢呐。

  此外,他还在刻苦练习毛笔字,“楷书太严格,草书太难懂,我学的是行书。”

  印威廉说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是“缘分”。

  印威廉的中国缘来自家族史,他曾祖父曾是清朝时期美国派到中国的文化使者,爷爷奶奶是虔诚的佛教徒。从小,他便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熏陶,“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学习中国国画,而且非常喜欢东方哲学。”

  印威廉的爷爷是一名空军,二战时曾到中国参战,并且交了很多中国朋友,“我爷爷最好的兄弟是一个东北人,也是一个飞行员,我小时候,爷爷就讲他们之间的故事,他告诉我真正的中国人完全不像美国有些媒体上说的那样。”长大后,他读林语堂、读鲁迅,“我更喜欢林语堂,从他的作品里我知道了中国的美好。”

  30岁那年,印威廉和上海姑娘印子结婚,“找到印子以后我们一起去见了爷爷,爷爷衷心祝福我们。”

  “倒插门”

  印威廉的中文姓氏,是跟随妻子印子,他毫不介意别人说他“倒插门”,“我很幸运能碰到这么好的上海家庭”。岳父印建明说,“威廉就是我家的儿子。”

  印威廉和印子的爱情故事,源于美国加州的一次邂逅。当时印子去一家教会参加活动,印威廉也是和一群朋友去同一个教会。在教会相聚那一天,由于大家都是初识,分别作了自我介绍。

  轮到印子的时候,她说:“我来自中国上海。”这时候,印子听到台下有人用纯正的普通话说:“太棒了!”印子以为碰到了中国人,很激动地在人群中搜寻,但怎么找,还是没看到有中国人的面孔,只发现一个金发碧眼的小伙子笑意盈盈地注视着她,他就是威廉。

  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印子很惊讶地发现,这个美国帅小伙不仅能讲流畅的普通话,对中国文化也很有研究。

  结婚之后,夫妻俩回到上海,生活在徐泾,因为岳母过去是专业沪剧演员,看到洋女婿对戏曲感兴趣,就让他拜沪剧名家陈瑜为师,陈瑜并没有马上答应,她给了印威廉一盘“为你打开一扇窗”的磁带,结果一个星期后,洋徒弟就自学学会了,而且唱得字正腔圆。

  现在,印威廉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他和印子共生育了6个孩子,加上岳父母和他们的父母,四代同堂。过去的春节,印家热闹非凡,亲戚朋友三十多人欢聚一堂。徐泾当地人依然保留着春节祭祖的传统,而主持这些仪式的是印威廉。

  “上海的洋女婿不少,但很多人都坚持自己本来的生活方式,像威廉这样的,真不多见。”岳父印建明对女婿评价颇高,闲暇时,爷俩最喜欢一起喝功夫茶,品味“苦尽甘来”。

  难能可贵的是,印威廉还为印家新修了家谱,他走遍了徐泾的当地人家,寻找和记录关于印家的故事,确认印家人居住的“印家厍”,早在太平天国前就已形成,距今超过200年。

  超级奶爸

  “老大是姐姐,这个是阿尼头。”印威廉向记者介绍自己的6个孩子,年纪最大的是姐姐今年12岁,其他5个都是男孩,最小的才2岁。

  在父亲的影响下,印家6个孩子的中英文都比身边的同龄人好,女儿还曾和印威廉同台唱戏。

  儿女子孙促膝环绕,印家每天吃饭的时候都要“开两桌”,席间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讲话时经常在中英文之间“串频道”,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需要加菜或者加饭时,就说“我要more菜”、“我要more饭”。

  印威廉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中西合璧,“我会要求他们背诵《弟子规》和《三字经》,我觉得中国传统的蒙学,对幼儿教育是非常好的。与此同时,他还传承了父亲对自己的教育,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学习拉丁语和希腊文。”“我是一个严格的父亲”,印威廉笑着说。

  中国家庭大多数是6个大人围着1个孩子,印威廉的中国朋友都惊讶他怎么能同时教育好6个孩子,他笑称自己运气好,“第一个是女儿,现在她负责照顾最小的弟弟,她非常负责任。”

  印威廉认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家长自己的情绪控制,“我和印子在教育上有两点共识,一是绝不在孩子面前吵架;二是不要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惩罚孩子。”

  在印家,吃过晚餐后,全家上下经常会和着印威廉的钢琴节奏,大人小孩一起跳舞,“这是最幸福的时刻”,印子说。

  文化使者

  十多年来,印威廉一共出版过17本书,其中绝大多数是在美国出版的介绍中国文化类的图书。

  他不遗余力地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我在美国给美国人讲中国文化,在韩国给韩国人讲中国文化”,最擅长的中国戏曲自然要露一手,“一开始有外国的同学不理解,为什么要唱得那么尖、那么高,一点没男人味”。印威廉把唱词内容逐句解释给他们听,“当他们听明白其中的故事,也就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唱了。”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听懂了中国戏曲,也由此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

  让印威廉担忧的是,中国的年青一代现在正在模仿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中国的孩子都在看迪士尼动画,听美国音乐,其实中国人本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传统,比如茶文化、诗词、书法、二胡……这种生活方式很可贵,不应该扔掉。”

  这也让他反思,自己仅仅作为一个外国人在舞台上唱中国戏曲,对于中美间的文化交流,究竟有多大的作用?

  “我有两个偶像,一个是唐玄奘,他是真正的文化使者;另一个是《菊与刀》的作者本尼迪克特,这个美国学者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是全世界公认的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而印威廉想做的就是在世界各地传播中国文化。”(程绩)

【编辑:范超】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