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参加中华文化大赛优胜者冬令营有感

2015年03月02日 16:37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身在法国,情系中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团结奋进,永攀高峰”是我们法国队在2014年1月19到30号第三届中华文化大赛优胜者和总决赛冬令营的口号。一想起这口号就会想起在这十二天里的美好回忆。

  第一天,当我和其他4位同学,在校长宣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抵达温暖如春、阳光灿烂的厦门时,华侨大学的老师早就带着他们亲切的笑容在机场盼望着我们的到来了。入住酒店后我们认识了负责我们法国队的张宁老师,他的耐心和始终挂在脸上的微笑给我的冬令营生活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

  在厦门,我见到了来自世界16个国家的近200名华裔青少年,他们都是各个国家的优胜者,来厦门进行演讲、声乐、器乐、舞蹈、综合才艺和知识竞赛的决赛大比拼的。每组比赛都很精彩,不管是谁的表演,都让我无法忘怀。这次,我是代表法国队和另外两位同学一起来厦门参加知识竞赛组总决赛的。半决赛成绩揭晓,法国以第五名的好成绩进入了总决赛,而且是代表全欧洲的唯一的一支队伍,我感到很高兴、也很兴奋,但也有了压力。

  总决赛那天下午,我们进行了排练,晚上终于轮到我们上场的时候,我又兴奋又紧张。虽然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参加决赛,有点紧张,只拿了第六名,但我很庆幸我们能有这样一次锻炼的机会,能够站在这大大的舞台上和其他优秀的同学一起比赛、学习。

  我知道今年的题目要比去年的难很多,因此我就更加佩服蒙古队、澳大利亚队和巴西队的同学,能够拿到前三名的好成绩。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更加努力,争取明年取得更好的成绩!

  那天联欢会的节目也个个都很精彩,都是每组比赛中优胜者的节目。每个国家的代表都参加了最后的大合唱《我们的梦》。最后,评委、嘉宾和每个国家的领队老师给每一个优胜者颁了奖,当我捧着奖杯和奖状的时候,心里激动极了。这次晚会让我又增添了许多对中国的喜爱和向往!

  在厦门,好天气给我留下了一个不一样的冬天记忆。在法国巴黎,冬天的天气总是冰冷的,天也是灰色的。但在厦门我却感觉到冬季里的春天!我们住的杏林湾大酒店,很舒服,周围环境很好,工作人员也对我们很照顾,很客气。虽然很多菜都有点辣,但都和我的口胃,每次和同学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都特别高兴!

  在这次的冬令营里,我们也参观了嘉庚故里-----集美学村、古龙酱文化园、鼓浪屿,等等。陈嘉庚先生对厦门大学、集美学村都做出了很大贡献,我很钦佩他的付出。在古龙酱文化园我也了解了中国古代到现代的千年酱油酿造工艺,还品尝了著名的古龙酱油和各式各样的酱。他们至今按照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来做事是很难得的,况且根据古老的工艺来做当然要化费更大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让我感到欢喜、骄傲和感动。

  鼓浪屿啊鼓浪屿,这次是我们第二次见面了。这次她在我心中变得更加美丽,上次和她的见面给我的印象有些许遗憾,因为来看她的人很多,挡住了她的美景。但这次我真正地看到了她的美。她处处都长得美丽动人,让我在见到她的那天,变成了这次冬令营的最美最难忘的一天。虽然现在我们相距万里,她美丽动人的景象却时时刻刻浮现在我眼前,刻在我的心里。我确定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是厦门的特色。厦门拥有“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厦门的市花是三角梅,由于他的叶子是红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不仅美丽,还带给人们喜悦的心情。

  厦门也曾经是《南京条约》被清政府开放的五个港口之一,与外国进行贸易通商,因此它与鼓浪屿都怀抱着一段重要的历史。这次旅行让我了解了更多的中国文化和和历史、地理知识,甚至有了念念不忘的感觉。我以后一定要多去中国旅行!

  我想感谢主办这次活动的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承办这次活动的华侨大学的老师们,还有我的中文学校巴黎精英中文学校,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这次难忘的冬令营,让我认识了好多优秀的新朋友,让我了解了厦门,让我参加了知识竞赛,让我促进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并且大开眼界!我还要谢谢华侨大学照顾我们的所有小老师们,他们付出很多,他们把我们当成亲弟弟亲妹妹一样,我们更是把你们当成了自己的大哥哥大姐姐!

  习近平主席曾说过这样一段著名的话 : “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共同的根让我们情深意长,共同的魂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我们一定能够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我作为在法国长大的华裔青少年,能跟着老师学习和掌握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我骄傲!我就像一颗种子,老师在给我浇水,我一定会在中华文化这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亲爱的厦门,我们明年再见!!!(巴黎精英中文学校徐立禾同学 来源:中国华文教育网)

【编辑:范超】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