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巴基斯坦学校举办汉语演讲比赛 选手分享中国故事

2015年06月17日 10:3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16日,几十位不同肤色、身穿民族服装的多国青少年,用标准的汉语演唱了这首中国民歌。

  这一幕将当天在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国际学校举办的“我眼里的中国”汉语演讲比赛推向了高潮。来自巴基斯坦使馆国际学校、北京五十五中国际部等学校的青少年参加了这一活动。

  今年是中巴友好交流年,演讲比赛是两国筹划举办的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之一。

  演讲开始前,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用“特殊的喜悦”形容他来到现场的感受。他说,近年来,中巴关系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两国领导人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两国人文交流不断加强。

  中国的历史古迹、文化传统是多位参赛选手感兴趣的话题。有人谈到了他们第一次登上长城、看到兵马俑时的兴奋,有人轻松报出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一连串中国菜名,还有人说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要吃粽子。

  来自巴基斯坦的扎曼与大家分享了与中国朋友一起过春节、吃饺子的愉快经历。他说,“重礼仪,爱家庭,爱团结,爱和平”是中国给他留下的印象。

  科利纳斯的父亲目前在中国学习中医,这位来自委内瑞拉的少年随父亲来到中国,他说在中国认识很多朋友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多位青少年在演讲中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中国的发展变化。来自俄罗斯的马克西姆说,中国高铁的发展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八年前他从北京去西安看兵马俑,坐了一夜火车,现在只需要四个半小时。

  “我眼里的中国,神秘而美丽,热情而包容,自信而进步。”他说。

  来自巴基斯坦的沙希德今年13岁,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十年。她说:“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她的发展将和我的未来息息相关。”

  很多外国人通过学习汉语,拉近了与中国的距离。来自尼泊尔的阿迪卡里说:“现在我可以认识4000多个词,可以和中国人轻松交流,懂了中文后我可以当爸爸妈妈的翻译。”

  中国资深外交官、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沙祖康说,今天参赛的小选手们不仅汉语流利,而且还对中国文化有浓厚兴趣,这有助于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成为增进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表示,中国文化极具魅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始学习中文。

  据了解,中国将在未来5年内为巴方提供2000个培训名额,并帮助巴方培训1000名汉语教师。

  刘建超说,学好汉语,有利于促进中巴人文交流与各领域合作,夯实中巴友谊基础;对个人来说,有利于学习者自身发展,为人生打开一扇新的机遇之窗。(崔文毅 王小鹏)

【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