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开展华文教育调研 促进与周边国家交流

每天,迎着第一缕晨光,一群“红领巾”走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瑞丽口岸”的大门,与等候在那儿的老师汇合,手拉手踏进姐告国门小学。
距国境线仅50米的姐告国门小学如今有138名“小留学生”。在边境一线,缅甸孩子们每天早上走出国门,穿越国境来上学,下午上完课后又返回缅甸的家里。
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华文教育无疑成为了云南和周边进行文化交流的最大优势。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华文教育既是延续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举措。4月中旬至6月上旬,云南省政协调研组围绕“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加强周边国家华文教育”的主题,在昆明、德宏、保山等6个州市开展调研。
留学生热爱中华文化
“字写得漂亮,普通话说得好,我们都喜欢和他们做朋友。”姐告国门小学三年级学生这样评价班里的缅甸同学。
在普洱学院老挝留学生宿舍内,来自老挝万象的苏提达学习汉语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她已经能够用较为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交谈。苏提达希望可以多掌握一些中国的文化知识,将来为增进中老两国人民友谊多做贡献。
“他们中文学习得很好,如果不是老师介绍,根本就看不出他们来自周边国家。”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姝岚说,随着对外交流合作日趋紧密,云南与周边国家形成了“山川同脉、江河同流、民族同宗、文化同源”的地缘关系,这为云南开展华文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尹茂根是来自缅甸皎曼的一位华侨,在德宏师专就读,今年就要毕业走上教师岗位。他告诉笔者,在缅甸的华侨读完高中后,根据家庭收入情况,可以直接申请到中国就读华文类的大学。选择德宏师专主要是因为这里离家较近,生活习惯也相似,学成后他会回到缅甸的华校执教。
云南省政协委员、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副州长李江虹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周边各国不断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与云南毗邻的周边国家华文学校也不断得到发展,申请到云南就读深造的华裔学生越来越多。
“从这些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中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文化的痴迷,他们将为我们对外合作交流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党委书记和雪莲说,华文教育除了教授语言外,还传授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海外,通过当地华校传播中华文化容易得到当地政府和民间的认同和接受。
师资不足成发展瓶颈
“云南省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云南省的对外开放正进入区域合作的新时期。中国的教育,也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走出国门、抓住机遇,为南亚东南亚的海外华文教育发挥更好的作用。”这是在老挝万象从事华文教育的普洱人封祖和十多年前向国务院侨办、云南省侨办、地州侨办写的一封信里的几句话,为的是海外华文教育能够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和帮助。
十多年过去了,这位老挝华文教育学校的老校长虽然已经退休,但对华文教育关心依旧。他向前来普洱市调研的省政协调研组建议,如今华文教育对国际人文交流的贡献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也认为发挥云南的独特区位优势,做好华文教育工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应是我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内容。
其实,像封祖和老师这样一直在海外关心、支持、从事华文教育的人非常难得。在一些海外华校里,很多精通汉语的教师纷纷转行从事收入更高的导游或是翻译工作,师资力量缺乏正成为开展华文教育的最大瓶颈。
今年4月,来自缅甸、老挝、泰国3个国家的109位校董和华文教师在昆明参加了“2015年华文教育·校长教师研习班”。这些在海外从事华文教育的老师有着不同的背景,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传承好中华文化。
来自缅甸的罗娇娇老师从事华文教育已经11年了,“缅甸东枝地区的学生汉语基础都不错,如何将更多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对我们华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罗娇娇说,多次来昆明参与培训课程,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更学习到教学管理方面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培训班为海外从事华文教育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局副局长杨恩情表示,如果能够在教师待遇、职称晋级等方面给选派到海外从事华文教育的教师多一点倾斜和优待,或许能够有更多优秀的教师愿意被选派到周边国家的华文学校执教,从而缓解师资力量薄弱的难题。
开展华文教育意义重大
去年4月,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就推进海外华文教育发展进行座谈交流。“多年来,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和中国致公党多次就海外华文教育开展调研,持续不断地推动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云南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更应重视华文教育的开展工作。”云南省政协委员们纷纷说道。
华文教育是对海外华侨华人及其子女实施的以汉语教学为主体,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为目的的教育,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留根工程”、“希望工程”。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侨办主任杨焱平说,在许多海外的华侨华人看来,华文教育是学习中华民族语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特质的主要形式,维系着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对祖籍国的认同感。
云南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雷耀民说,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就要发挥好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通、文缘相融的优势,全方位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工作。在人文交流和公共外交领域,做好周边国家的华文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云南省政协常委杨光民提出,开展华文教育,不只限于语言功能的传授,还要将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文化传承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受教育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了解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云南省政协常委张李昆认为云南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华文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推进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具体保障,是最好的切入点,是云南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张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