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霹雳州举行华教研讨会 百余教师共论华教未来

中国侨网8月17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由马华教育咨询委员会主办题为“着眼当下、面向未来”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研讨会(霹雳区),日前在拉曼大学校区举行,有221名来自马来西亚霹雳州内10个县,共185所华小的教师、校长及督学前来参与,大会也邀请中国及本地的资深教育工作者为学员讲解课程。
邀马中教育工作者讲解
这项活动为期两天,负责讲解的导师包括北京市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特级教师钱峰、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副院长林志敏及黄先炳、林毓聪、陈炳易等。
期间参与的学员除了学习教学方面的技巧外,也会探讨包括小学标准课程(KSSR)制度下的华语教学改变、高层次思维评估法对华小语文教育的冲击等问题,同时也会让他们进行小组汇报及综合讨论。
马汉顺:探讨弃考华文现象
马华霹雳州行政议员拿督马汉顺指出,虽然目前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体系日趋完善,但其中仍存在很多挑战,包括学生可能因担心影响总成绩,而选择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中放弃华文科。
他呼吁此教师及家长应深入探讨这种现象,同时也应深思如何在这片多元文化的国土里,让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融合,共同开创新局面。
现场出席者包括霹雳州马华教育局主任兼工委会主席胡伟豪、拉曼大学副校长尤芳达及霹雳州华校督学吴俐桦等。
曾庆安:教学须跟上时代
马来西亚全国校长职工会霹雳分会主席曾庆安校长在会上指出,随着时代转变后,教师也必须跟上改革的步伐,遵从由教育部所制定的教学方式,以期让教学更具效果。
他指出,相较于小学新课程纲要(KBSR),KSSR更注重学生的心理及情感发展,而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也会委派咨询教师到各州去培训当地的部分教师后,再由这些经过受训的教师在各自的州属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
“但在日常落实的时候,有些教师可能因接受的信息不够明确,而选择采用旧有的教学方式。”
他说,由于目前学生通过网络就能与外面的世界接触,自身的价值观也会有所改变,因此教师在教导的课程内容及表达能力上,都应作出相应的改变。